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麻黃定喘湯

    《張氏醫(yī)通》卷十三:麻黃定喘湯處方

    麻黃(去節(jié))2.4克 杏仁14粒(泡,去皮、尖,研)厚樸(姜制)2.4克 款冬花(去梗)桑皮(蜜炙)蘇子(微炒,研)各3克 甘草(生炙)各1.2克 黃芩 半夏(姜制)各3.6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宣肺平喘,清熱化痰。治寒包熱邪,哮喘痰嗽,遇冷即發(fā)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水煎,去滓。以生銀杏7枚,搗爛入藥,絞去滓,乘熱服之。去枕仰臥,暖覆取微汗。

    備注

    本方證系寒邪外束,熱壅于內(nèi),肺失宣降所致。方中麻黃宣肺平喘,黃芩、桑白皮清降肺熱,蘇子、杏仁降氣化痰,厚樸、半夏寬中理氣,燥濕化痰,款冬花潤(rùn)肺止咳,甘草和中緩急,銀杏斂肺定喘。諸藥合用,俾痰熱內(nèi)消,寒邪外解,肺府清而喘逆自止。

    摘錄《張氏醫(yī)通》卷十三《痘疹會(huì)通》卷五:麻黃定喘湯處方

    麻黃、杏仁、甘草、蟬蛻、赤芍、前胡、桑皮、瓜蔞霜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麻疹,嚴(yán)冬腠理不密,虛喘氣不清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淡竹葉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痘疹會(huì)通》卷五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北杏10個(gè) 雪梨1個(gè) 白砂糖30~50克制法將北杏、雪梨、白砂糖同放燉盅內(nèi),加清水半碗,隔水燉1小時(shí)。功能主治化痰止咳,清熱生津,潤(rùn)肺平喘。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腸燥便秘等。用法用量每日2次,食雪梨,飲湯。摘錄《民間方》......
  • 別名金棗散處方北棗1枚,真砒1黑豆大。制法大棗去核,納真砒于棗內(nèi),外面紙裹訖,泥固濟(jì)燒存灰,研極細(xì)。功能主治走馬牙疳。用法用量金棗散(《瘍科綱要》卷下)。摘錄方出《幼幼新書》卷二十五引《張氏家傳》,名見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六十四......
  • 處方北棗1枚(去核,入鴨嘴膽礬1片在內(nèi),紙裹火煅通紅,出火毒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。功能主治小兒走馬疳。用法用量敷牙左右。摘錄《醫(yī)方大成》卷十引《幼幼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北梗、天花粉、干葛、川升麻、川芎、赤芍藥、獨(dú)活、柴胡、甘草。制法上銼散。功能主治熱毒與血相擊,而風(fēng)乘之,而致赤游腫者。用法用量每用1錢,加生姜2片,井水煎服。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四○六......
  • 處方北艾1把。功能主治癰疽,瘡口冷滯,膿血少,肉色白,久不合。用法用量煎湯,密室中洗,仍以白膠燒煙熏之,續(xù)貼膏藥。仍多服排膿內(nèi)補(bǔ)散、加味不換金正氣散。摘錄《直指》卷二十二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