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雷火針

    《瘍醫(yī)大全》卷二十九:雷火針別名

    熱熨針

    處方

    蘄艾1兩,朱砂2錢,穿山甲(土炙)1錢,桃皮1錢,草烏1錢,川烏1錢,乳香1錢,雄黃1錢,沒藥1錢,硫黃1錢,麝香5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以蘄艾鋪粗紙上,入藥末3錢卷成筒,如爆竹式,將藥筒入瓶內,以箬葉、油紙封口,埋屋下地中49日取出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祛風散寒,通經活絡。主風寒濕氣痰滯于經絡血脈之中,閉塞不通而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熱熨針(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北京、南京方)。

    摘錄《瘍醫(yī)大全》卷二十九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:雷火針處方

    生乳香1錢,生沒藥1錢,公丁香1錢,生松香1錢,桂枝1錢,杜仲炭(鹽炒)1錢,生枳殼1錢,皂角1錢,細辛1錢,川芎1錢,獨活1錢,制山甲1錢(以上共為細末),艾絨2兩,硫黃面2錢,麝香5分,雄黃面1錢。

    制法

    先將艾絨放在火紙上,用藤棍打平,將細粉撒勻,再將硫黃面、麝香、雄黃面3味和勻撒在上層,用紙1張,蓋在藥上卷好,再用紙3張將外裹緊,搟至極堅固為度,去掉紙2張,再用紅京紋紙包嚴,每支長約9寸8分,外部涂刷雞子清,待陰干后裝桶封固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舒筋活絡,驅風散寒。主筋骨麻木,受風受寒,肩臂疼痛,左癱右瘓,半身不遂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時將針以火燃著一端,熏患處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天津方)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一:雷火針處方

    白芷1錢,獨活1錢,川芎1錢,細辛1錢,牙皂1錢,川山甲(炮,倍用)1錢,丁香1錢,枳殼1錢,松香1錢,雄黃1錢,乳香1錢,沒藥1錢,杜仲1錢,桂枝1錢,硫黃2錢,麝香酌量,熟艾2-3兩(一方有巴豆仁8分,斑蝥3錢,去頭足翅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,取艾鋪底,摻藥于上,用好皮紙卷筒,先須用線絆約兩頭,防其伸長,然后加紙再搟,務令極實,粗如雞子尖樣,用雞子清盡刷外層,卷而裹之,陰干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寒濕毒之氣留滯經絡而為痛為腫,不能散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時向燈上點著,隨用紙三五層,或布亦可,貼蓋患處,乘熱按于紙上。

    摘錄《景岳全書》卷五十一《春腳集》卷三:雷火針處方

    乳香6分,官桂6分,血竭6分,丁香6分,麝香6分,杏仁1分4厘,真蘄艾1兩,木香6分,沉香4錢,檀香4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各為粗末,以紙卷緊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腿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時蘸香油點著吹滅,照穴道針之。

    摘錄《春腳集》卷三《喻選古方試驗》卷三:雷火針處方

    新蘄艾末1兩,乳香1錢,沒藥1錢,穿山甲1錢,硫黃1錢,雄黃1錢,草烏頭1錢,川烏頭1錢,桃樹皮末1錢,麝香5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拌艾,將厚紙裁成條,鋪藥艾于內,緊卷如指大,長3-4寸,收貯瓶內,埋地中49日取出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心腹冷痛,風寒濕痹,及筋骨隱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時于燈上點著,吹滅,隔紙十層,乘熱針患處,熱氣直入病處,其效甚速。

    注意

    忌冷水。

    摘錄《喻選古方試驗》卷三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朱砂、明雄、珍珠、琥珀、滴乳石、西牛黃、犀角尖、羚羊角各等分,冰片少許。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梅瘡。用法用量每服1刀圭,上茯苓湯送下。摘錄《外科學講義》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八寶坤順丸處方熟地黃80g 地黃80g 白芍80g 當歸80g 川芎80g 人參40g 白術80g 茯苓80g 甘草40g 益母草40g 黃芩80g 牛膝40g 橘紅80g 沉香40g 木香16g 砂仁40g 琥珀40g性狀黑......
  • 處方八味丸、安腎丸、鹿角霜丸、菟絲子丸、固真丹、黃耆丸、茴香丸、鹿茸丸。制法上各買1帖,令有1兩作1處,瓷器盛,以無灰酒浸1宿,令稀稠得所,竹木槌子于凈桌子上捶數1000下,卻加天雄1個、大附子1個,炮為末,袞合在藥內,再捶1000余下,又......
  • 處方鐘乳石3錢,牛黃3錢,麝香6分,冰片6分,蟾酥半分,鴉片半分,珍珠3錢,朱砂3錢。制法上為細末收貯。功能主治一切結毒。用法用量臨用時取藥1錢,加飛面3錢同拌勻,分作10服。每1服加土茯苓1斤,水4碗,煎湯調服。摘錄《玉案》卷六......
  • 《家庭治病新書》:八寶撥云散處方制甘石2兩,熊膽3分,珍珠3分,月石西3分,琥珀3分,冰片2錢,辰砂3錢。制法上為極細末,瓷瓶收貯。功能主治風火上攻,目赤者。用法用量外點本方,內服桑菊飲。摘錄《家庭治病新書》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南京方)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