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柳枝湯

    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:柳枝湯處方

    柳枝1握(切)地骨皮 細辛 防風(去蘆頭)杏仁(湯浸,去皮、尖、雙仁)蔓荊子各30克 鹽15克 生地黃200克(切)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細銼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齒根出露,搖動疼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30克,以水300毫升,酒150毫升,同煎至150毫升,去滓,熱含良久,倦即吐之,含盡為度,每日二次。

    摘錄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四《圣濟總錄》卷—一九:柳枝湯處方

    柳枝(切)1合,槐枝(切)1合,黑豆1合,蜀椒(去目并合口,炒出汗)半兩,鹽1分,細辛(去苗葉)1分,羌活(去蘆頭)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除椒、鹽外,并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齒痛,連牙頷疼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以水6盞,煎取2盞,去滓,入椒,鹽,再煎取1盞,通口漱之,不拘時候,以愈為度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—一九《雞峰》卷二十四:柳枝湯處方

    楊柳枝(指大,長3尺)20枝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水(疒頹)偏大,上下不定,疼痛不可忍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煮令極熱,以故帛及氈掩腫處,取熱柳枝更互捍之,如此取愈。

    摘錄《雞峰》卷二十四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八:柳枝湯處方

    柳枝(銼)半兩,柴胡(去苗)2兩,鱉甲(去裙襕,醋炙)2兩,大黃(煨)半兩,青橘皮(湯浸,去白,焙)半兩,木香半兩,甘草(炙,銼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粗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虛勞肌熱,煩躁少力,痰嗽頰赤,潮熱,夜多盜汗,飲食無味,日漸羸瘦,五心煩熱,骨節(jié)酸疼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匕,水1盞半,入青蒿1握(切),小麥200粒,同煎至1盞,去滓,食后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八十八《圣惠》卷三十四:柳枝湯處方

    垂柳枝1握,槐白皮1握,桑白皮1握,白楊皮1握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細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齒齦腫,連耳腦腫疼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半兩,以水1大盞,煎至7分,去滓,入鹽1錢,攪令勻,熱含冷吐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四《圣惠》卷三十四:柳枝湯處方

    柳枝1握(切),地骨皮1兩,細辛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杏仁(湯浸,去皮尖雙仁)1兩,蔓荊子1兩,鹽半兩,生地黃1升(切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細銼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齒根出露,搖動疼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1兩,以水1大盞,酒1盞,同煎至1盞,去滓,熱含就于患處良久,倦即吐之,含盡為度,1日2次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三十四《圣惠》卷二十四:柳枝湯處方

    嫩柳枝半兩,茵陳3兩,苦參5兩,狼牙草3兩,青葙葉3兩,桃枝5兩,槐白皮4兩,蒴藋5兩,麻黃3兩(去根節(jié)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細銼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風瘙皮膚生(疒咅)(疒畾),搔之腫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取1斤,以水5斗,煮取4斗,去滓,更入鹽及樸消各2兩,攪勻,看冷熱,于溫室中洗浴。洗罷,衣覆汗出愈。

    注意

    切慎外風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二十四《御藥院方》卷九:柳枝湯處方

    羌活1兩,獨活1兩,地骨皮1兩,防風(去蘆頭)1兩,柳枝皮1兩,小椒半兩(去目),蒼術8兩(揀凈,去粗皮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牙根宣露,動搖疼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2錢,水1盞,入柳枝,黑豆少許,同煎至7分,去滓,食后熱漱冷吐,1日2-3次。

    摘錄《御藥院方》卷九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東垣試效方》卷二:奔豚丸處方厚樸(姜制)7錢,黃連(去須,炒)5錢,白茯苓(去皮,另末)2錢,川烏頭(炮)半錢,澤瀉2錢,苦楝(酒煮)3錢,玄胡1錢半,全蝎1錢,附子(去皮)1錢,巴豆霜4分,菖蒲2錢,獨活1錢,丁香半錢,肉桂(去皮)2分......
  • 《金匱要略》卷上:奔豚湯處方甘草 芎藭 當歸各6克 半夏12克 黃芩6克 生葛15克 芍藥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功能主治主奔豚氣上沖胸,腹痛,往來寒熱。用法用量上藥九味,以水1.2升,煮取400毫升。溫服100毫升,日三服,夜一......
  • 處方茯苓4兩,生葛8兩,甘草2兩(炙),生姜5兩,半夏1升(湯洗),人參3兩,當歸2兩,芎2兩,李根白皮(切)1升。制法上切。功能主治短氣,五臟不足,寒氣厥逆,腹脹滿,氣奔走沖胸膈,發(fā)作氣欲絕,不識人,氣力羸瘦,少腹起騰踴如豚子,走上走下......
  • 處方芍藥、川芎、茯苓、葛根、半夏、甘草、當歸、甘李根皮。功能主治腎積,小腹如江豚跳躍上沖。摘錄《證治寶鑒》卷九......
  • 處方甘李白皮1兩半,干葛半兩,半夏4錢,白芍3錢,當歸2錢,芎2錢,甘草2錢。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男子婦人因驚悸憂恚氣聚,自臍腹動悸,上行或沖咽喉,腹中痛。用法用量每服2錢,水1盞,煎至7分,去滓,食后溫服。摘錄《雞峰》卷二十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