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加味枳術(shù)丸

    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三:加味枳術(shù)丸處方

    白術(shù)(米泔浸)120克 枳實(去白,麩炒)60克 陳皮 半夏(泡)神曲(炒)麥芽(炒)山楂肉各4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研末,荷葉飯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健脾消食。治傷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0~60丸,溫開水送下。

    如胃寒或冬月,加砂仁30克;氣滯不行,加木香15克;常有痰火,又兼胸膈痞悶,加黃連(姜汁炒)、茯苓各30克。

    摘錄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三《準(zhǔn)繩·傷寒》卷七:加味枳術(shù)丸處方

    枳實(炒)1兩,神曲(炒)1兩,大麥糵(炒)1兩,棠球子1兩,陳皮1兩,人參2兩,白術(shù)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荷葉燒飯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進飲食,強胃氣。主病后胃弱,食少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70-80丸,白湯送下。

    如夏有熱,加姜炒黃連7錢;如冬月天寒,加砂仁1兩;如氣郁不舒暢,加香附1兩;如痰多,加橘紅1兩,去陳皮,更加半夏曲1兩。

    摘錄《準(zhǔn)繩·傷寒》卷七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三十:加味枳術(shù)丸處方

    歸尾3兩,白術(shù)1兩半(炒),枳實1兩半(炒),蒲黃3兩,靈脂3兩,沒藥3兩,肉桂1兩半(去皮),澤瀉1兩半,陳皮1兩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粥為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(chǎn)后血瘀腹脹,脈澀滯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,米飲送下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產(chǎn)后脾氣有傷,不能輸化于中,而瘀血滯于肝脾,遂成腹脹焉,白術(shù)健脾氣以運化,枳實破滯氣以寬中,歸尾破血活血,蒲黃破瘀散血,五靈脂破瘀降濁陰,明沒藥散瘀行血滯,紫肉桂溫經(jīng)通閉,建澤瀉瀉濕利水,陳皮利氣以和中也。粥丸飲下,使脾氣健運,則瘀血自化,而經(jīng)府清和,安有腹脹之患乎?

    摘錄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三十《扶壽精方》:加味枳術(shù)丸處方

    白術(shù)4兩,枳實(面炒)2兩,人參2兩,陳皮(去白)2兩,甘草1兩5錢,當(dāng)歸(酒洗)3兩,白芍藥3兩,香附米(童便浸)2兩,黃連(姜汁炒)2兩,葛根1兩5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神曲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脾胃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00丸,半饑半飽時沸湯送下。

    摘錄《扶壽精方》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二十三:加味枳術(shù)丸處方

    白術(shù)1兩半(炒),枳實1兩半,半夏1兩半(制),神曲3兩,蒼術(shù)1兩半(炒),卜子3兩(炒),草蔻1兩半(炒),黃連6錢,葛花1兩半,澤瀉1兩半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用白螺螄殼3兩,煅研,另煎濃汁泛丸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健脾消積。主痰積、食積、酒積、茶積腹痛,脈沉數(shù)滑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,空心焦楂湯調(diào)化溫服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痰積而食不化,酒停而茶不行,故肉食從之,遂成諸積而腹痛不已焉。蒼術(shù)、半夏燥濕消痰,白術(shù)、枳實健脾化積,神曲消食化滯,卜子消痰消食,草蔻溫中散寒滯,黃連清熱燥伏濕,葛花升清陽以解酒,澤瀉瀉濁陰以利竅也。丸以白螺之善消積塊,湯以焦楂之善化肉癥癥,使諸積皆消,則脾胃調(diào)和,而經(jīng)府廓清,安有腹痛不止之患乎?此健脾消積之劑,乃治諸積腹痛之專方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二十三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高良姜(生銼)。制法上為粗末。功能主治霍亂嘔吐不止。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,水1盞,大棗1枚(去核),煎至5分,去滓用水沉冷,頓服。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三十八......
  • 處方冰片3分,黃柏5分,白礬7分,燈草1錢(燒存性)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少陰水虧,不能上濟君火,致陰火沸騰,咽喉生瘡,聲音不出。用法用量吹。摘錄《喉科種?!肪砦?.....
  • 處方硼砂(研)、黃柏(曬干)、薄荷葉各等分。制法上為末,生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功能主治口瘡、舌瘡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津液噙化。瘡甚者,加腦子(研)。摘錄《醫(yī)方大成》卷八引《澹寮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冰片1錢,白藥煎8兩,玄明粉1兩,西砂仁1兩,薄荷1兩,生草粉1兩,白桔梗1兩,訶子肉2兩,月石2兩,柿霜2兩。制法上為極細末,煉蜜為丸,每重5分,陰干。功能主治心肝蘊熱,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聲音不清。用法用量每服1丸,臨臥時噙化。摘錄......
  • 《攝生眾妙方》卷九:冰梅丸處方大南星25個(鮮者,切片),大半夏50個(切片,鮮者最佳),皂角4兩(去弦凈數(shù)),白礬4兩,鹽4兩,桔梗2兩,防風(fēng)4兩,樸消4兩。制法揀7分熟大梅子100個,先將消、鹽水浸1周時,然后將各藥碾碎入水拌勻,方將梅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