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加味四七湯

    《仁齋直指》卷十一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半夏(制)75克 白茯苓 厚樸(制)各45克 茯神 紫蘇葉各30克 遠志(姜汁蘸濕,取肉,焙)甘草(炙)各1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銼碎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行氣解郁,化痰安神。治心氣郁滯,痰涎凝結,致生驚悸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2克,加生姜7片、石菖蒲半寸、大棗2枚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仁齋直指》卷十一《萬病回春》卷五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白茯苓(去皮)川厚樸(去皮,姜炒)蘇梗 半夏(姜汁炒)廣橘紅 青皮 枳實 砂仁 南星(姜汁炒)神曲(炒)各3克 白豆蔻 檳榔 益智仁各1.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銼一劑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行氣化痰。治氣郁生痰,如有梅核,或如破絮,在咽喉之間,咯不出,咽不下,或中脘痞滿,氣不舒快,或痰涎壅盛,上氣喘急;或因痰飲,惡心嘔吐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生姜5片,水煎,臨臥服。

    摘錄《萬病回春》卷五《中醫(yī)婦科治療學》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紫蘇葉6克 厚樸9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白芷 木香各6克 建菖蒲2.1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疏郁化痰。治白帶稠粘,中脘痞悶,平日痰多,或有氣喘,嘔逆惡心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,溫服。

    摘錄《中醫(yī)婦科治療學》《直指》卷十一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半夏(制)2兩半,白茯苓1兩半,厚樸(制)1兩半,茯神1兩,紫蘇葉1兩,遠志(姜汁蘸濕,取肉,焙)半兩,甘草(炙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豁痰散驚。主心氣郁滯,心悸痛,勞役則頭面赤而下重,自煩發(fā)熱,脈弦,臍上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加生姜7片,石菖蒲半寸,大棗2枚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直指》卷十一《得效》卷四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桂枝1兩,白芍藥1兩,半夏(洗)1兩,白茯苓半兩,厚樸(去粗皮,姜汁炒)半兩,枳殼(1方加明乳香、玄胡索各半兩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寒邪客搏心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4錢,加生姜7片,大棗2枚,水煎,食前服。

    摘錄《得效》卷四《瘡瘍經(jīng)驗全書》卷九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紫蘇葉5錢,白茯苓5錢,半夏(姜汁浸,炒)3錢,桑皮3錢,木香2錢,枳實3錢,厚樸3錢甘草2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瘡瘍喘嗽多痰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分4服。加生姜7片,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瘡瘍經(jīng)驗全書》卷九《回春》卷五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白茯苓(去皮)1錢,川厚樸(去皮,姜炒)1錢,蘇梗1錢,半夏(姜汁炒)1錢,廣橘紅1錢,青皮1錢,枳實1錢,砂仁1錢,南星(姜汁炒)1錢,神曲(炒)1錢,白豆蔻5分,檳榔5分,益智仁5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1劑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七情之氣結成痰氣,狀如梅核,或如破絮,在咽喉之間,咯不出,咽不下;或中脘痞滿,氣不舒快;或痰涎壅盛,上氣喘急;或因痰飲,惡心嘔吐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生姜5片,水煎,臨臥服。

    摘錄《回春》卷五《壽世保元》卷三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半夏(湯泡)5兩,白茯苓(去皮)4兩,川厚樸(姜炒)3兩,紫蘇2兩,桔梗2兩,枳實(麩炒)2兩,甘草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作10劑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七情之氣,結成痰涎,狀如破絮,或如梅核,在咽喉之間,咯不出,咽不下;或中脘痞悶,氣不舒快,或痰涎壅盛,上氣喘急;或因痰飲,惡心嘔吐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生姜7片,大棗1枚,水煎,熱服。

    摘錄《壽世保元》卷三《準繩·女科》卷一:加味四七湯處方

    半夏(湯洗7次)1兩,厚樸(姜汁制)5錢,赤茯苓5錢,香附子(炒)5錢,紫蘇2錢,甘草2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女小便不順,甚者陰戶疼痛;思慮傷脾,導致白濁白淫,胸痞虛浮,面色黃,多眠少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,分4帖。每服水2鐘,加生姜5片,煎8分,去滓,加琥珀末1錢,調服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濟陰綱目》;此方治四氣七情,故以為名。然以半夏為君,則知內外二因,皆能令氣郁而生濕生痰也,香附治內,紫蘇治外,其余又兼內外,以佐其成功,然不有琥珀為之通竅燥濕,則亦不能為效也。

    摘錄《準繩·女科》卷一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五苓散加阿膠1錢,川芎1錢,炙草1錢,當歸3錢,艾葉3錢,白芍4分,熟地4分。功能主治尿血,其人素好色,屬虛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嵩崖尊生》卷八......
  • 處方滴花燒酒1盞,潮腦7錢,阿片煙膏。功能主治跌撲內損,風濕走注,支節(jié)酸疼,閃腰挫氣諸般形體之癥。用法用量和勻,重湯頓熱,以棉紗線蘸透,乘熱摩搨患處。摘錄《飼鶴亭集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羊肉1腳子(卸成事件),草果5個,良姜2錢。功能主治補中益氣。主用法用量上藥同熬成湯,濾凈,下羊肝醬同取清汁,入胡椒5錢。另羊肉切片,羊尾子1個,羊舌1個,羊腰子1付,各切甲葉,蘑菇2兩,白菜一同下清汁、鹽、醋調和。摘錄《飲膳正要》卷一......
  • 處方真芝麻油2斤4兩(浸后藥,春5、夏3、秋7、冬10日),當歸1兩,川芎1兩,防風1兩,白芷1兩,肉桂1兩,木鱉仁49粒,蓖麻仁25粒,巴豆仁49粒,穿山甲7大片,槐枝30寸,柳枝30寸。制法上藥油浸足日期,用文武火煎至藥焦為度。以3-5......
  • 《重訂嚴氏濟生方》:阿魏丸處方木香(不見火)檳榔各15克 胡椒 阿魏(用醋化開,旋入)各7.5克制法上為細末,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飯,杵和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氣積、肉積,心腹臌滿,結塊疼痛。或引脅肋疼痛,或痛連背膂,不思飲食者。用法用量每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