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加減黑膏湯

    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二十八:加減黑膏湯處方

    生地15克 淡豉4.5克 連翹9克 荊芥4.5克 甘草1.5克 蔥白3枚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滋陰解表。治妊娠陰虛,外感溫邪,脈浮數(shù)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,去滓溫服。取微汗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二十八《喉痧癥治概要》:加減黑膏湯處方

    淡豆豉9克 薄荷葉2.4克 連翹殼9克 炙僵蠶9克 鮮生地12克 熟石膏12克 京赤芍6克 凈蟬衣2.4克 鮮石斛12克 生甘草1.8克 象貝母9克 浮萍草9克 鮮竹葉30張 茅根(去心)蘆根(去節(jié))各30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疫邪不達,消爍陰液,痧麻布而不透,發(fā)熱無汗,咽喉腫紅燥痛白腐,口渴煩躁,舌紅絳起刺,或舌黑糙無津之重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喉痧癥治概要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別名人參湯、參桂湯處方人參18銖,桂心18銖,當歸18銖,獨活18銖,黃芩18銖,干姜18銖,甘草18銖,石膏2兩半,杏仁40枚。功能主治卒半身不遂,手足拘急,不得屈伸,身體冷,或智或癡,或身強直不語,或生或死,狂言不可名狀,角弓反張,或欲......
  • 處方防風42銖,獨活42銖,芎42銖,秦椒42銖,干姜42銖,黃耆42銖,附子42銖,天雄36銖,麻黃36銖,石膏36銖,五味子36銖,山茱萸36銖,秦艽30銖,桂心30銖,薯蕷30銖,細辛30銖,當歸30銖,防己30銖,人參30銖,杜仲......
  • 處方胡黃連1錢,腦半錢,麝半錢,牛黃半分,蘆薈錢半,蟾酥5捻子(作塊者亦得),白花蛇肉(酒浸)半兩,蝎梢1分。制法上為細末,豬膽調,為丸如米大。功能主治冷熱疳,瀉膿血,日漸瘦。用法用量每服5丸,米飲送下,1日3次;患甚,生米泔調半錢服。摘錄......
  • 處方虎骨(酥炙)、牛骨(醋炙)、龍骨(碎研)、雞骨(炙)、狗骨(炙)、兔骨(炙)、豬骨(炙)、羊骨(炙)、楓香脂(研)、自然銅(火燒醋淬2-7遍)等分。制法上為散。功能主治筋骨損折。用法用量每有傷折處,摻藥在瘡上,用黃米粥勻攤帛上,裹瘡口,......
  • 處方六一散1錢,橄欖核(煅炭)5錢,冰片1分。制法上藥研勻。功能主治下疳。用法用量麻油調涂。摘錄《雞鳴錄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