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加減附子理中湯

    《溫病條辨》卷二:加減附子理中湯處方

    白術(shù)9克 附子6克 干姜6克 茯苓9克 厚樸6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中祛寒,健脾燥濕。治脾陽不振,寒濕中阻,自利腹?jié)M,小便清長,脈濡而小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水500毫升,煮取200毫升,分二次溫服。

    摘錄《溫病條辨》卷二《醫(yī)學(xué)探驪集》卷五:加減附子理中湯處方

    炙附子3錢,炮姜3錢,木香3錢,焦檳榔3錢,吳茱萸5錢,枳實3錢,廣陳皮3錢,厚樸4錢,丁香3錢,桂心3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陳寒結(jié)氣,合脾濕凝聚而成繞臍腹痛,大便順利,脈沉緊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竹葉1捻為引,水煎服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其病因寒凝氣滯,用附子、炮姜、吳萸、厚樸、桂心祛寒;木香、檳榔、丁香、廣皮、枳實破氣,少佐竹葉引藥下行,其凝滯一開,疼痛自止矣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學(xué)探驪集》卷五《醫(yī)方簡義》卷四:加減附子理中湯處方

    淡附子2錢,元黨參3錢,炮姜8分,制香附2錢,澤瀉3錢,白芍1錢5分,天仙藤(即青木香藤)1錢半,川椒3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以和氣。主脹癥將起,胸腹微滿,食物不運,身重足腫,不耐走動,早間腫消,午后腫甚,屬氣虛不行于脾者;亦治木乘土而作脹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通草8錢,煎湯代水煎藥。

    注意

    忌食生冷水果等物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簡義》卷四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神曲3兩,楂肉3兩(炒),萊菔子3兩(炒),陳皮1兩半,草果1兩(炒)木香1兩(研)。制法上為末,生姜濃汁為丸,收曬7日。功能主治食停中脘,抑遏清陽,胸膈痞滿,惡寒不止,脈沉實者。用法用量每服3錢,生姜湯化開溫服。各家論述方中神曲化谷食......
  • 處方糯稻1升。制法上炒出白花,去殼,再加生姜汁拌濕,再炒為末。功能主治噤口痢。用法用量每服1錢5分,白湯調(diào)下。摘錄《古方匯精》卷一......
  • 處方辰砂(水飛)2錢半,人參2錢半,茯苓(去皮)2錢半,茯神(去皮木)2錢半,山藥2錢半,赤石脂(煅7次,醋淬7次)2錢半,乳香2錢半,礞石(消煅金色)1錢,牛黃5分,僵蠶5分,五靈脂5分,麝香5分。制法上為末,糯米糊為錠。功能主治小兒急慢......
  • 處方紫草、桔梗、川芎、山楂、木通、人參、紅花、生地、甘草、糯米、燈心。功能主治保和元氣,活血解毒,助痘成漿,易痂易落。主血熱痘疹,見點3日后,不易長大粗肌者。用法用量上加生姜,水煎服。便澀腹脹,加大腹皮;繁紅不潤,加當(dāng)歸、蟬退;出不快,加鼠......
  • 處方連翹20兩,甘草30兩,麥門冬10兩,黨參20兩,百部1錢,元參20兩,烏梅20兩,黃耆10兩,云故紙20兩,訶子肉10兩,僵蠶10兩,桔梗20兩,天花粉10兩,蟾酥2錢5分,冰片5錢,薄荷油1兩,薄荷腦3錢,白糖190兩。制法取桔梗、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