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黑神散

   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黑神散處方

    黑豆(炒半升.去皮)、熟干地黃(酒浸)、當歸(去蘆.酒制)、肉桂(去粗皮)、干姜(炮)、甘草(炙)、芍藥、蒲黃,各四兩。

    炮制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婦人產后惡露不盡,胞衣不下,攻沖心胸痞滿,或臍腹堅脹撮疼,及血暈神昏,眼黑口噤,產后瘀血諸疾,并皆治之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二錢,酒半盞,童子小便半盞,同煎調下,急患不拘時候,連進二服。

    摘錄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九:黑神散處方

    黑豆(炒,去皮)150克 熟干地黃(酒浸)當歸(去蘆,酒制)肉桂(去粗皮)干姜(炮)甘草(炙)芍藥 蒲黃各120克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活血祛瘀。治婦人產后惡露不盡,胞衣不下,攻沖心胸痞滿,或臍腹堅脹撮疼;及血暈神昏,眼黑口噤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次6克,用酒75毫升,童便75毫升,同煎調下。急患不拘時候,連進二服。

    備注

    方中黑豆、蒲黃活血祛瘀,專下惡露、胞衣;熟地黃、當歸、芍藥補血和陰,主養(yǎng)沖任;肉桂、干姜辛熱善行,溫散瘀滯;更以甘草緩中益氣,調和諸藥,童便以散瘀逆,黃酒引藥入血行血。諸藥合用,共奏活血祛瘀之效。

    按:《產育寶慶集)卷上所載“黑神散”有附子,無蒲黃。

    摘錄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九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三四:黑神散處方

    白面(不拘多少)

    制法

    上一味,炒令焦黑,以紙包,放在地上,出火毒,候冷取研細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湯火所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3~5克,以新水調涂患處,熱痛立止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三四《雞峰普濟方》卷十四:黑神散處方

    烏梅 干姜 大棗各等分

    制法

    上三味,同燒存性,研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冷熱痢,膿血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克,空腹時用溫米飲調下。

    摘錄《雞峰普濟方》卷十四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二十:黑神散處方

    熟地黃500克 陳生姜250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拌和,同炒干,研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養(yǎng)血調經。治產后血塊,痛經,經行后腹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次服6克。產前用烏梅湯調下,常服用酒調下,經脈不通,用烏梅、荊芥酒調下。

    摘錄《婦人大全良方》卷二十《準繩·幼科》卷八:黑神散處方

    龍膽草(銼)、青膽礬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用甘鍋子1個,先入膽礬在內,次入龍膽草,用鹽黃泥固濟,留一眼子,周圍用炭火燒,至眼子上斷煙為度,放冷,取出研細,入麝香少許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走馬疳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如有患人,看瘡內大小干擦貼之;牙疼,干擦牙根;有鮮血出并腫爛牙,擦之即愈。

    摘錄《準繩·幼科》卷八《圣惠》卷六十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亂發(fā)2團(如雞子大,燒令煙盡),露蜂房3分(燒令煙盡),膩粉1分,突厥白3分(為末),臘月豬脂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用豬脂和令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干瘡,止痛,長肉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以柳木篦子涂于瘡上。

    摘錄《圣惠》卷六十七《仙拈集》卷二:黑神散處方

    牙皂(燒存性,以煙盡為度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胃脘劇痛,諸藥不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燒酒調下。

    摘錄《仙拈集》卷二《衛(wèi)生家寶產科備要》卷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百草霜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催生。主橫逆生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用米醋、童便各少許調成稀膏,沸湯浸至6分盞溫服,服之即順。

    摘錄《衛(wèi)生家寶產科備要》卷七《便覽》卷四:黑神散處方

    當歸1兩,熟地1兩,白芍1兩,甘草1兩,蒲黃1兩,干姜(炒黑)1兩,雄黑豆2兩(炒有煙),人參7錢,川芎5錢,香附5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胎前產后諸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,溫酒和童便調下。

    熱甚,減干姜,加黃芩。

    摘錄《便覽》卷四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赤芍、桂心、歸尾、干姜、蒲黃、白芷、香附、益母草、黑豆、生地、陳皮、紅花、樸消、鹿角屑、童便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妊娠熱病胎死腹中。母患熱病至6-7日以后,病熱勢不解,臟腑積熱熏蒸致胎難保,兒死胎冷,漿水里脹不能自出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此方干姜、鹿角屑皆行血之品,辛熱故也;赤芍、生蒲黃、歸尾、紅花、香附、陳皮皆破血行氣之藥;白芷能排痛;樸消能爛胎,咸寒澀能墜,使胎下行,且能行胞中之水而易出也。

    摘錄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三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:黑神散處方

    白刺猬皮(燒灰存性)半兩,人中白半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鼻中及耳皆出血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少許,搐在鼻中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○:黑神散處方

    赤龍鱗(炒)3分,亂發(fā)(燒灰)3分,烏賊魚骨(燒灰)3分,桂(去粗皮)半兩,干姜(炮)半兩,延胡索半兩,牡丹皮半兩,芍藥半兩,訶梨勒皮半兩,芎半兩,當歸(切,焙)1兩,生干地黃(焙)1兩,水蛭(炒)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血運眼花,黑暗不見物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炒生姜酒調下;或炒生姜、黑豆,小便調亦得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○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藁本(去土)、烏頭(炮裂,去皮臍)、皂莢(酥炙,去皮子)、密陀僧(搗碎,研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入熨斗內用炭火燒黑,取出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久下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入膩粉1筒子和勻,煎胡荽酒調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九十七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:黑神散處方

    紅花、蒲黃、歸尾、桂心、烏藥、白芷、生地、劉寄奴、靈脂、陳皮、甘草、川芎、香附、玄胡、干姜、琥珀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兒枕痛,久痛不治,變?yōu)榘Y瘕諸癥,以致絕產者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是方紅花、蒲黃、延胡、寄奴、琥珀破血祛滯,干姜、桂心、靈脂溫經散寒,烏藥、陳皮、附米行氣止痛,四物以去舊生新,則風冷除,血塊消,而痛自解矣。

    摘錄《陳素庵婦科補解》卷五《百一》卷十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黃牛脛骨(帶髓者,不以前后腳,用炭火燒,煙盡為度取出,用米醋浸,于地上盆復令冷)、真定器(炭火煅紅,米醋淬10遍,以醒為度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各為細末,以黃牛脛骨末7分,定器末3分拌令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接骨定疼。主打撲傷損,筋斷骨折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如是撲損,用好米醋調面,入藥末打如稠糊,敷貼損處,上用紙三重封貼;如是骨折,于紙上更用竹片封扎,絹帛纏縛,不得換動;若初撲損,先以熱酒調下2錢甚妙;傷在腰上,食前服;傷在腰下,食后服,日進2服。

    摘錄《百一》卷十三《產育寶慶集》卷上:黑神散別名

    下胎烏金散

    處方

    桂心1兩,當歸1兩,芍藥1兩,甘草(炙)1兩,干姜(炮)1兩,生地1兩,黑豆(炒,去皮)2兩,附子(炮,去皮臍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熱病胎死或胎損,體氣虛寒,敗血不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下胎烏金散(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二十九)?!夺t(yī)略六書》有百草霜。

    注意

    藥性燥烈,不宜于熱病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醫(yī)略六書》:產婦跌摸觸損,胎死腹中,故臍腹冰冷,而腹內絞痛,面赤舌青,乃為的確之候,較難產更危。熟地補腎滋血,療損傷之沖任;肉桂溫經暖血,消胎死之陰翳。赤芍破瘀降濁以下胎;蒲黃破瘀通經以逐胎。當歸養(yǎng)血榮經,專潤胎燥;草霜溫經攝血,力送死胎。黑豆補腎解毒,勿傷產母;炮姜溫中逐冷,立挽回陽。甘草調和胃氣以緩中州也。為散,溫酒調下,俾陰翳消散,則腹中無不溫暖,而陽和煥發(fā),死胎其能羈留于腹中乎?

    摘錄《產育寶慶集》卷上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九:黑神散處方

    鐺墨(研)1兩,白芷(為末)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極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難氣欲絕,及橫生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童便、酒、醋共1盞調下,未產再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九《仙拈集》卷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當歸1兩,熟地1兩,白芍1兩,肉桂1兩,蒲黃8錢,香附8錢,玄胡8錢,炮姜8錢,五靈脂8錢,大黑豆8錢,沉香5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產后一十八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溫酒、童便調下;或用酒糊為丸,重3錢,空心酒服。

    摘錄《仙拈集》卷三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八:黑神散處方

    栝樓(取端正者,紙筋和泥,通裹于頂間,留一眼子,煅存性,地坑內合1宿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去泥,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吐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糯米飲調下,再服止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《雞峰》卷十四:黑神散處方

    烏梅、干姜、大棗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同燒存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冷熱痢,膿血不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空心溫米飲調下。

    摘錄《雞峰》卷十四《醫(yī)學綱目》卷二十二:黑神散處方

    白術、芍藥3錢,滑石5錢,黃芩2錢半,牡丹皮2錢半,人參1錢,川芎1錢,歸尾1錢,陳皮1錢,荊芥1錢,干姜1錢,甘草一些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發(fā)熱,腹中痛,有塊,自汗惡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方中白術用量原缺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學綱目》卷二十二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醋石榴1枚(擘破,炭火簇燒令煙盡,急取出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腸滑久痢、久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用醋石榴1瓣,以水1盞煎湯調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七十七《壽世保元》卷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棕皮灰1兩,玄胡索1兩,當歸(酒洗)1兩,赤芍1兩,白芍1兩,生地黃1兩,五靈脂1兩,蒲黃1兩,熟地黃1兩,香附米(炒)1兩,干姜(炮)1兩,沉香5錢,乳香5錢,大黑豆5錢,莪術5錢,紅花5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產后一十八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溫酒、童便調下。

    摘錄《壽世保元》卷七《幼幼集成》卷一:黑神散處方

    上青桂5錢,全當歸5錢,杭白芍5錢,黑炮姜5錢,懷熟地5錢,大黑豆(炒)5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血暈,胸腹脹痛,氣粗,牙關緊閉,兩手握拳,血逆之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,酒兌服。

    摘錄《幼幼集成》卷一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硫黃(碎)2兩,密佗僧(碎)2兩,黃丹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同炒令煙絕,細研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漏瘡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少許摻之,1日2次。

    摘錄《楊氏家藏方》卷十三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附子3兩(去臍皮,燒令煙盡),麻黃(去節(jié))1兩,桂(去粗皮)半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陰毒傷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蜜湯調下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七《仙拈集》卷二:黑神散處方

    川山甲2兩(燒存性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入麝香少許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腳氣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晚間勿食,至夜深腹空時調服,及雞鳴再服。3日便能步履如常。

    摘錄《仙拈集》卷二《產乳備要》.:黑神散處方

    驢護干不拘多少(以桑柴火燒,以刀刮取黑煤,更刮令盡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入真麝香少許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防暈備急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如才產了及覺血上沖心暈悶,取1錢以熱酒和童便調下。

    摘錄《產乳備要》.《急救仙方》卷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白術、茯苓、甘草、茴香、桂、延胡索、生地黃、川芎、芍藥、蒲黃、木香、白芷、當歸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血行風。主婦人血風爛弦,或因產后月水不調,血沖瞳神,痛不可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食后酒調下。

    注意

    孕婦莫服。

    摘錄《急救仙方》卷三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百草霜、蚌粉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傷損大吐血,或因酒食飽,低頭掬損,吐血至多,并血妄行,口鼻俱出,但聲未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用糯米飲調下,側柏枝研汁尤效速;鼻衄,搐1字;皮破、灸瘡出血、舌上出血并干摻上立止。

    摘錄《朱氏集驗方》卷十三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:黑神散處方

    熟地黃1斤,陳生姜半斤。

    制法

    上拌,同炒干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血塊,痛經,經行后腹疼,并經脈不調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產前烏梅湯調下;常服酒調;經脈不通,烏梅、荊芥酒調下。

    摘錄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:黑神散處方

    當歸12分,劉寄奴12分,苦梗12分,延胡索(別為末)4分,桂心4分,陳皮4分,茯苓8分,芍藥8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新產后腹痛,惡血不盡行;新產后7-8日腹痛,兩脅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以水1升,煮取8分,調延胡索末,空心服。

    摘錄《婦人良方》卷二十《產科發(fā)蒙》卷三:黑神散處方

    火麻(5月5日取苗洗凈,無灰好酒浸1時許,土器中燒存性,為末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血暈,眼花頭旋,坐起不得,或痔血不盡,上逆耳鳴,或惡寒戰(zhàn)栗,呻吟昏憒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產后服1錢,則無血暈之患。

    摘錄《產科發(fā)蒙》卷三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四十二引《簡易》:黑神散處方

    百草霜不拘多少(村居者佳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吐血,及傷酒食醉飽,低頭掬損,吐血致多,并血熱妄行口鼻出血,但聲未失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糯米煎湯下;喜涼水者,新汲水調服;如衄血者,少許吹鼻;皮破出血者、灸瘡出血,摻之即止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四十二引《簡易》《經效產寶續(xù)編》:黑神散別名

    黑桂散、蒲黃黑神散

    處方

    雄黑豆(小者是,炒,去黑皮)2兩,當歸、芍藥、甘草(炙)、干姜、蒲黃(用安石器內,炒赤色)、肉桂、熟地黃(溫水洗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焙干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死胎不下,產后血運,惡露不盡,腹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黑桂散(《圣濟總錄》卷一六○)、蒲黃黑神散(《衛(wèi)生家寶產科備要》卷四)。

    若30歲以上生產少者,不用桂、姜,卻以炒生姜、紅花各2兩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醫(yī)方考》:方中蒲黃能逐敗血,熟地、芍藥、當歸能養(yǎng)新血,干姜、肉桂能引新血而逐敗血,甘草、黑豆能調正氣而逐敗氣。

    2.《醫(yī)方集解》:此足太陰、厥陰藥也。熟地、歸、芍之潤以濡血,蒲黃、黑豆之滑以行血,桂心、干姜之熱以破血,用甘草者緩其正氣,用童便者散其瘀逆,加酒者,引入血分以助藥力也。

    摘錄《經效產寶續(xù)編》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四一引《王氏集驗方》:黑神散處方

    陳槐花、百草霜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久痢不愈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,空心、粥飲調下。數(shù)服立效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四一引《王氏集驗方》《博濟》卷五:黑神散處方

    羌活(去蘆)、黃耆、蔓荊子、狗脊(火燎去毛)、枳殼(麩炒,去瓤)、檳榔、栝樓(以盛盡藥為度,不以個數(shù),栝樓去子,留瓤用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入栝樓中,盛以砂盒或瓦罐子內,鹽泥都封涂之,火煅通赤,候冷,取出藥末,更別用藥如后:荊芥子、白蕪荑2味與前等分,木香減半,同前藥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腸風痔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空心用茶或酒調下,1日3次。

    摘錄《博濟》卷五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七十引《醫(yī)林方》:黑神散處方

    麻黃根4兩(燒盡煙,存性,7分),盆消2兩(水少許化開,蘸一遍,水盡為度),自然銅2兩(燒紅,小便蘸),訶子肉半兩,雄黃2兩,紅豆1錢,沒藥1兩,乳香1兩,蘿卜子1兩,良姜1錢,馬兜鈴2兩(去隔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目赤疼痛不可忍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噙水,鼻內搐之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七十引《醫(yī)林方》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八八引《煙霞圣效方》:黑神散處方

    水蛭(瓦上焙存性)1兩,天仙子(炮焦)1兩,沒藥1兩,乳香1兩,羊脛腚骨(燒灰)1兩,大葉萵苣子2兩,萆薢2兩,防風(去蘆)2兩,紅芍藥2兩,草烏頭半兩,自然銅半兩,梧桐淚半兩(無梧桐淚,用硼砂代之用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接骨續(xù)筋。主打撲損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錢,溫酒調下。1服定痛,2服接定,3服全可,覷病大小加減用之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方類聚》卷一八八引《煙霞圣效方》《醫(yī)學綱目》卷二十七:黑神散處方

    郁李仁(去皮)7錢,麻仁7錢,槐角7錢,枳實、皂角仁5錢(為末),蒼術3錢,歸尾3錢,生地3錢,大黃(炒)1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痔作,瘡有頭如蒜頭大,或下鮮血,或紫血,大便疼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方中枳實用量原缺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學綱目》卷二十七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五:黑神散處方

    杉木節(jié)半斤(燒留性),干姜1兩(燒留性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安和胎氣。主妊娠內挾寒冷,腹中(疒丂)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大錢匕,溫酒調下,不拘時候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五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十二:黑神散處方

    當歸1兩,熟地1兩,白芍(酒炒)1兩,肉桂(去皮)1兩,甘草(炙黃)1兩,沉香1錢,棕灰(燒存性)1錢,蒲黃(炒黑色)1錢,沒藥1錢,乳香3錢,赤芍1錢,血竭5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產后敗血致諸疾。將產血多,兒食不盡,余血裹胎難產;臨產用力太早,兒不及轉,橫生倒出;子死腹中,母必肢體冷痛,口角出沫,指甲青黑;產后胎產不下,血暈眼花,起坐不得;血迷心竅,不能言語;敗血乘虛散流,四肢浮腫;敗血為害,口渴舌燥,乍寒乍熱似瘧;月中飲冷,敗血凝聚,腹痛難忍,或致瀉??;敗血入心,煩躁發(fā)錢,言語錯亂,或見鬼神如癲;敗血停留肢節(jié)間,遍身疼痛;敗血流入小腸,小便出血;敗血結聚,小便閉澀,大便艱難;惡露未盡,失而不治,又過酸咸收斂之物而崩漏;肺敗鼻中氣黑;敗血沖心,喉中氣急發(fā)喘;敗血滯脾胃,心腹脹滿,嘔吐似翻胃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《奇方類編》有炮姜,無白芍。

    摘錄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十二《痘疹全書》卷下:黑神散處方

    當歸、熟地、川芎、干姜(炒)、桂心、青皮、香附(童便制)、木香、黑豆(炒)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孕婦出痘,正當甚時,有正產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、酒各半煎服。

    摘錄《痘疹全書》卷下《婦人良方》卷十八:黑神散別名

    大進黑神散

    處方

    熟干地黃4兩,蒲黃(炒)4兩,當歸4兩,干姜(炮)4兩,桂心4兩,芍藥4兩,甘草4兩,黑豆(炒,去皮)半斤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產后惡露不盡,胞衣不下,攻沖心胸痞滿;或臍腹堅脹撮痛,及血暈神昏眼黑口噤,產后瘀血諸疾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大進黑神散(《產寶諸方》)。

    注意

    忌生水、菜果、油膩、毒魚、濕面、咸酸淹藏、米食等。

    摘錄《婦人良方》卷十八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白茯苓2斤半(須皮光結實者,去皮,打碎如棗核大,分為8制),黃耆6兩(切片,水6鐘,煎3鐘,煮茯苓1分,干為度),肉蓯蓉4兩(酒洗,去筋,水6鐘,煎3鐘,煮茯苓如前),人參6錢(水5鐘,煎3鐘,煮茯苓如前),甘枸杞6兩(水8鐘,煎3鐘,......
  • 處方茵陳1錢,蒼術1錢,白術5分,檳榔5分。制法上為末。功能主治一切黃病。用法用量作1服。摘錄《患雅補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土鱉蟲(頭足全,紙包,焙燥)、自然銅(醋煅7次)、血竭、無名異、乳香、沒藥,歸梢3錢,硼砂(甘草汁飛)4錢,巴霜15粒。制法酒糊為丸,每丸濕重1分,干重8厘。功能主治消瘀散毒。主杖傷、夾傷。用法用量量所責之數(shù)服多寡,總不過5丸。摘錄《雜......
  • 處方川芎2錢,草烏2錢,半夏2錢,麻黃1錢,蟾酥5分,南星4錢。制法以酒浸,曬干為末,再將芋艿葉絞汁拌濕,曬干研細。功能主治跌打損傷,痛極難忍。用法用量每服8厘,以酒調下。注意避風。摘錄《傷科補要》卷四......
  • 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八十八:八厘散處方蘇木面3克 半兩錢3克 自然銅(醋淬七次)9克 乳香9克 沒藥9克 血竭9克 麝香0.3克 紅花3克 丁香1.5克 番木鱉(油煠去毛)3克制法共為細末。功能主治接骨散瘀。跌打損傷。用法用量用黃油或童便調,溫服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