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
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隴東海棠的果實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alus kansuensis (Batal.) Schneid.[Pyrus kansuensis Batal.]
采收和儲藏:7-8月果實成熟時采摘,鮮用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-3000m的雜木林或灌木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
隴東海棠 灌木至小喬木,高5-10m。小枝粗壯,嫩時有短柔毛,不久脫落,老時紫褐色或暗褐色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1.5-4cm,有疏短柔毛;托葉線狀披針形,邊緣有疏腺齒,長6-10mm,稍有柔毛;葉片卵形或?qū)捖研危L5-8cm,寬4-6cm,基部圓形或截形,邊緣有細銳重鋸齒,通常3淺裂,下面有稀疏短柔毛?;▋尚?;傘形總狀花序,具花4-10朵;花梗長2.5-3.5cm;苞片線狀披針形,早落;花白色,直徑1.5-2cm;萼筒外面密生長柔毛;萼裂片5,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具長柔毛;花瓣5,寬倒卵形,基部有短爪,內(nèi)面上部有稀疏長柔毛;雄蕊20;花柱3,稀4或2,子房下位。梨果橢圓形或倒卵形,直徑1-1.5cm,黃紅色,萼裂片脫落,果梗長2-3.5cm?;ㄆ?-6月,果期7-8月。
本品橢圓形或倒卵形,直徑1-1.5cm,表面黃色或紅黃色;萼片脫落,果梗長2-3.5cm。氣微香,味微甜而酸澀。
脾;胃經(jīng)
酸;平
健胃消積。主食積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果:用于積食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始載于《新華本草綱要》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隴東海棠的果實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alus kansuensis (Batal.) Schneid.[Pyrus kansuensis Batal.]
采收和儲藏:7-8月果實成熟時采摘,鮮用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500-3000m的雜木林或灌木叢中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四川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隴東海棠 灌木至小喬木,高5-10m。小枝粗壯,嫩時有短柔毛,不久脫落,老時紫褐色或暗褐色。單葉互生;葉柄長1.5-4cm,有疏短柔毛;托葉線狀披針形,邊緣有疏腺齒,長6-10mm,稍有柔毛;葉片卵形或?qū)捖研危L5-8cm,寬4-6cm,基部圓形或截形,邊緣有細銳重鋸齒,通常3淺裂,下面有稀疏短柔毛?;▋尚?;傘形總狀花序,具花4-10朵;花梗長2.5-3.5cm;苞片線狀披針形,早落;花白色,直徑1.5-2cm;萼筒外面密生長柔毛;萼裂片5,外面無毛,內(nèi)面具長柔毛;花瓣5,寬倒卵形,基部有短爪,內(nèi)面上部有稀疏長柔毛;雄蕊20;花柱3,稀4或2,子房下位。梨果橢圓形或倒卵形,直徑1-1.5cm,黃紅色,萼裂片脫落,果梗長2-3.5cm?;ㄆ?-6月,果期7-8月。
性狀本品橢圓形或倒卵形,直徑1-1.5cm,表面黃色或紅黃色;萼片脫落,果梗長2-3.5cm。氣微香,味微甜而酸澀。
歸經(jīng)脾;胃經(jīng)
性味酸;平
功能主治健胃消積。主食積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各家論述《新華本草綱要》:果:用于積食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