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川芎 當歸 黃耆各6克 白術(shù) 金銀花 天花粉 皂角針各3克 甘草 澤瀉各1.5克
治魚口、便毒、橫痃,已成不得內(nèi)消者。
用水400毫升,煎取320毫升,空腹時服。
黃耆5分,當歸5分,川芎5分,厚樸5分,桔梗5分,防風5分,甘草5分,人參5分,白芍5分,肉桂3分。
上為末。
老弱人患發(fā)頤,不可全用攻瀉者。
溫酒服。
黃耆2錢,當歸1錢,川芎1錢,金銀花1錢,皂角針1錢,穿山甲1錢,甘草節(jié)1錢。
臀癰已成,服活血散瘀湯勢定者,欲其潰膿。
水2鐘,煎8分,入酒1杯,食前服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川芎 當歸 黃耆各6克 白術(shù) 金銀花 天花粉 皂角針各3克 甘草 澤瀉各1.5克
功能主治治魚口、便毒、橫痃,已成不得內(nèi)消者。
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,煎取320毫升,空腹時服。
摘錄《外科正宗》卷三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二:黃耆內(nèi)托散處方黃耆5分,當歸5分,川芎5分,厚樸5分,桔梗5分,防風5分,甘草5分,人參5分,白芍5分,肉桂3分。
制法上為末。
功能主治老弱人患發(fā)頤,不可全用攻瀉者。
用法用量溫酒服。
摘錄《雜病源流犀燭》卷二十二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黃耆內(nèi)托散處方黃耆2錢,當歸1錢,川芎1錢,金銀花1錢,皂角針1錢,穿山甲1錢,甘草節(jié)1錢。
功能主治臀癰已成,服活血散瘀湯勢定者,欲其潰膿。
用法用量水2鐘,煎8分,入酒1杯,食前服。
摘錄《外科正宗》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