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藿香、白芍藥、米囊皮、黃耆、甘草、當歸、白茯苓、澤蘭、白頭翁、附子、干姜、川芎、蒿豉餅子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膿血痢及赤白痢久不愈,變成休息痢,里急后重,心腹疼痛,形困氣乏,臟氣虛弱。
每服1錢,水1盞,入生姜、艾七葉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藿香、白芍藥、米囊皮、黃耆、甘草、當歸、白茯苓、澤蘭、白頭翁、附子、干姜、川芎、蒿豉餅子各等分。
制法上為細末。
功能主治膿血痢及赤白痢久不愈,變成休息痢,里急后重,心腹疼痛,形困氣乏,臟氣虛弱。
用法用量每服1錢,水1盞,入生姜、艾七葉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摘錄《雞峰》卷十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