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和肝散

    《銀海指南》卷三:和肝散處方

    香附500克(分作四份:一份以酒浸,一份以鹽水浸,一份以蜜浸,一份以童便浸,每浸三日夜后曬干)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各為細(xì)末,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肝氣不和,目赤腫痛;或因郁怒傷肝,肝陽上僭,兩目昏花,羞明翳霧,眵淚俱多,甚則瞳神散大,視物無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6克,白滾湯調(diào)下。

    摘錄《銀海指南》卷三《千家妙方》卷下引馬蔭篤方:和肝散處方

    全瓜蔞60g,廣郁金15g,片姜黃15g,神曲15g,生甘草15g。

    制法

    共研細(xì)粉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化郁,健脾和肝。主小兒黃疽型肝炎屬濕熱熏蒸,膽汁外溢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歲小兒每服2g(可隨年齡大小而增減),1日3-4次,白糖開水沖服。

    摘錄《千家妙方》卷下引馬蔭篤方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陳枳殼5對(大者,去瓤;用巴豆7粒去殼,入內(nèi),十字縛定,好醋反復(fù)煮軟;去巴豆,切片,焙干,余醋留煮糊),三棱5錢,莪術(shù)5錢(煨),金箔10片,朱砂2錢(另研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以前醋面糊為丸,如綠豆大,朱砂為衣。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(fēng),痰涎......
  • 處方硫黃5錢,蕪荑仁(炒)5錢,黃連5錢,輕粉1錢,巴豆5粒(去油)。制法上為末,醋糊為丸,如粟米大。功能主治疳積疳勞,肚大虛腫。用法用量每服10丸,空心煎姜蘇湯溫服。注意忌食生冷。摘錄《普濟方》卷三八○引《傅氏活嬰方》......
  • 處方參葉5錢,金櫻子(去核)1兩,山楂肉2兩,麥芽1兩,建蓮4兩,五谷蟲2兩,茯苓1兩,芡實1兩,薄橘紅1兩,白術(shù)2兩,使君子5錢,肥知母1兩,雞內(nèi)金1兩,砂仁5錢,青皮1兩,地骨皮1兩(炙)。制法上為細(xì)末,蓮子粉為丸,如彈子大。功能主治肥......
  • 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九:保精湯處方芡實1兩,山藥1兩,蓮肉5錢,茯神5錢,棗仁2錢,人參1錢。功能主治夢遺精滑。用法用量《吳山散記》:水煎服。先將藥湯飲之,后加白糖五錢拌勻,連滓同服。摘錄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九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八:保精湯處方當(dāng)歸(......
  • 處方薊茅根60g,雞內(nèi)金6g,女貞子12g,旱蓮草12g,柏子仁12g,生地15g,冬瓜皮9g,陳葫蘆9g,車前子9g。功能主治養(yǎng)肝滋陰,利水消腫。主肝硬化腹水。摘錄《老中醫(yī)臨床經(jīng)驗選編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