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防風50g 荊芥穗25g 薄荷50g 麻黃50g 大黃50g 芒硝50g 梔子25g 滑石300g 桔梗100g 石膏100g 川芎50g 當歸50g 白芍50g 黃芩100g 連翹50g 甘草200g 白術(shù)(炒)25g
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;味甘、咸、微苦。
上十七味,除芒硝、滑石外,其余防風等十五味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。芒硝加水溶解,濾過;將滑石粉碎成極細粉。取上述粉末,用芒硝濾液泛丸,干燥,用滑石粉包衣,打光,干燥,即得。
解表通里,清熱解毒。用于外寒內(nèi)熱,表里俱實,惡寒壯熱,頭痛咽干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(jié),瘰疬初起,風疹濕瘡。
口服,一次6g,一日2次。
孕婦慎用。
每20丸重1g
密閉,防潮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防風50g 荊芥穗25g 薄荷50g 麻黃50g 大黃50g 芒硝50g 梔子25g 滑石300g 桔梗100g 石膏100g 川芎50g 當歸50g 白芍50g 黃芩100g 連翹50g 甘草200g 白術(shù)(炒)25g
性狀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;味甘、咸、微苦。
炮制上十七味,除芒硝、滑石外,其余防風等十五味粉碎成細粉,過篩,混勻。芒硝加水溶解,濾過;將滑石粉碎成極細粉。取上述粉末,用芒硝濾液泛丸,干燥,用滑石粉包衣,打光,干燥,即得。
功能主治解表通里,清熱解毒。用于外寒內(nèi)熱,表里俱實,惡寒壯熱,頭痛咽干,小便短赤,大便秘結(jié),瘰疬初起,風疹濕瘡。
用法用量口服,一次6g,一日2次。
注意孕婦慎用。
規(guī)格每20丸重1g
貯藏密閉,防潮。
摘錄《中國藥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