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二金散

    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三二:二金散處方

    雞內(nèi)金(焙)郁金各等分

    制法

    上二未,搗羅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金腮瘡,初生如米豆,蝕透腮頰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用鹽漿水漱口,摻患處。

    注意

    忌米食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三二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張渙:二金散處方

    黃連 黃柏各3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研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眼瞼赤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奶汁沒一宿,焙干,再用棉布包裹,入荊芥湯浸,乘熱洗眼。

    摘錄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張渙《衛(wèi)生總微》卷十一:二金散處方

    龍骨1兩(煅),枯龜殼半枚(涂酥炙黃用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久痢,大腸虛冷,肛門脫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用1字或半錢,干摻上,挼按納之。

    摘錄《衛(wèi)生總微》卷十一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張渙方:二金散處方

    黃連1錢,黃柏1錢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眼瞼赤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奶汁浸1宿,焙,綿裹,荊芥湯浸,乘熱洗。

    摘錄《幼幼新書》卷三十三引張渙方方出《圣惠》卷八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一:二金散處方

    砒霜1分,麝香1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小兒急疳,蟲蝕卻口鼻牙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先將砒霜在紙上炒過,后入麝香同研令細。以雞羽掃在瘡上,1日3-2度。

    注意

    宜隨時展去藥物,勿令咽津。

    摘錄方出《圣惠》卷八十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一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黨參3兩,牡蠣2兩,炙黃耆3兩,巴戟天4兩,當(dāng)歸3兩,龍骨2兩,甘草1兩,杜仲2兩,補骨脂2兩,續(xù)斷3兩,菟絲子4兩,川芎2兩,益智仁2兩,枸杞子4兩,酸棗仁3兩,淮牛膝2兩,杭白芍2兩,遠志4兩,白術(shù)3兩,廣陳皮1兩,云茯苓3兩。制法......
  • 處方白檳榔、車前子、大麻子(略炒)1兩(磚微磨去殼,另研),郁李仁(湯泡去皮)2兩,菟絲子(酒浸2宿,蒸,搗,曬,去皮,再酒蒸)2兩,牛膝(酒浸2宿)2兩,山茱萸(酒洗取肉)2兩,山藥2兩,大黃(酒拌,蒸黑色)5兩,枳殼1兩,獨活1兩。制法......
  • 處方輕粉1錢,黃柏5錢,乳香1錢,水粉3分,孩兒茶3錢,百草霜1錢,冰片3分。制法上藥各為末。功能主治楊梅疳瘡。用法用量豬膽汁調(diào)搽。摘錄《洞天奧旨》卷十引巫彭真君傳方......
  • 處方荊芥5錢,黃蠟5錢,魚鰾(炒黃色)5錢,陳紹酒1碗(一方加艾葉3片)。功能主治刑曹案牘,被毆后受破傷風(fēng)。用法用量隔湯煮1炷香,乘熱飲之,汗出立愈。在保辜限內(nèi),連飲此方。注意百日內(nèi)局食雞肉。摘錄《衛(wèi)生鴻寶》卷六......
  • 《中藥成方配本》(蘇州方):保金丸處方麻黃8兩,制半夏4兩,川貝母4兩,白術(shù)4兩,茯苓4兩。制法麻黃用梨、甘蔗、韭菜、荸薺、藕、萊菔等6種原料各1斤,生姜半斤,每種分次打汁,將麻黃拌透曬干,蒸煮3小時,曬干;將蒸煮鍋中汁水仍拌入麻黃中,曬干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