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顛倒散

    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八:顛倒散處方

    大黃9克 滑石9克 皂角9克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臟腑實熱,或小便不通,或大便不通,或大小便俱不通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如大便不通,再加大黃9克,如小便不通,再加滑石9克;如大小便俱不通,大黃、滑石各加9克,研末??崭箷r用溫酒調(diào)服。

    注意

    非實熱所致的大、小便不通忌用。

    摘錄《古今醫(yī)鑒》卷八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六十五:顛倒散別名

    二黃散(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七十二)。

    處方

    大黃 硫黃各等分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主肺風粉刺,面鼻疙瘩,赤腫疼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藥研為細末,共合一處,再研勻,以涼開水或茶葉水調(diào)敷,或以藥末直接撒布患處;也可以適量藥末加水沖洗患處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宗金鑒》卷六十五《金鑒》卷六十五:顛倒散別名

    二黃散

    處方

    大黃、硫黃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酒渣,肺風粉刺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二黃散(原書卷七十)。

    摘錄《金鑒》卷六十五清·《醫(yī)宗金鑒》:顛倒散組成

    大黃四兩(120克)、硫黃四兩(120克)。

    用法

    每次用少許,涼水調(diào)敷患處,每日1~3次。

    功效

    清熱解毒,涼血散瘀。

    主治

    主治酒齇鼻,肺風粉刺,白屑風等。

    臨床應(yīng)用

   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酒渣鼻、面部痤瘡、面部脂溢性皮炎等病癥。

    1.酒渣鼻:以顛倒散外敷加自制痤瘡沖劑口服治療50例,與西藥(甲硝唑片口服、甲硝唑霜外用)治療46例對照,療程8周:療效評價以皮疹完全消退為治愈;紅斑、丘疹、膿胞、毛細血管擴張等皮疹消退70%以上為顯效。結(jié)果:治療組治愈22例,顯效24例,無效4例,總有效率92.0%;對照組治愈13例,顯效20例,無效13例,總有效率71.7%。(《光明中醫(yī)》2008年第4期)

    2.面部痤瘡:本方外敷治療50例,療程10日。以局部無炎癥,丘疹消退,不留瘢痕及色素沉著為痊愈;痤瘡消失,無新疹發(fā)生,留有瘢痕為顯效。結(jié)果:痊愈40例,顯效8例,無效2例,總有效率96.0%。(《內(nèi)蒙古中醫(yī)藥》2010年第8期)

    3.面部脂溢性皮炎(脾胃濕熱證):本方外敷配合萆薢滲濕湯加減口服治療40例,與西藥(維生素B6口服配合派瑞松外用)治療40例對照,療程2周。以皮膚瘙癢及皮損程度為療效評價指標。結(jié)果:總有效率治療組87.5%、對照組65.0%。(《四川中醫(yī)》2008年第5期)

    方解

    本方大黃味苦性寒,清熱解毒;硫磺味辛性溫,殺蟲止癢,二藥寒熱顛倒,故曰顛倒散。本方是中醫(yī)治療痤瘡、脂溢性皮炎、酒渣鼻的經(jīng)典外用名方。

    現(xiàn)代研究

    實驗研究表明,硫磺中的硫易于與皮膚分泌物作用生成硫化物,具有脫脂、殺菌、止癢及溶解角質(zhì)作用;大黃對痤瘡丙酸桿菌、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。

    方歌

    顛倒散敷功效極,大黃硫黃各研醫(yī)宗金鑒細,等分再勻涼水調(diào),專醫(yī)酒齄肺風刺。

    摘錄清·《醫(yī)宗金鑒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半夏(湯洗7遍)半兩,白芷半兩。制法上為散。功能主治諸鯁。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,水調(diào)下。即嘔出。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二四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40枚(湯浸7遍),巴豆40粒(去皮心膜),杏仁(去皮尖雙仁)40枚,豬牙皂莢(去皮)40挺(4味用好醋浸7日取出,以布絞取汁熬成膏,入眾藥),礞石(研細,炒)5錢,丁香2錢,木香2錢,沉香2錢,檳榔半兩,膩粉1分,硇砂1分,粉霜1......
  • 處方陳皮1錢,白術(shù)1錢5分,半夏1錢2分,干姜(炒)8分,神曲(炒)1錢,三棱(醋炒)1錢,莪術(shù)(醋炒)1錢,白茯苓(去皮)1錢,山楂(去核)1錢,枳實(炒)1錢,砂仁7分(炒),麥芽(炒)8分。功能主治過食寒冷硬物及生瓜果,致傷太陰,厥陰......
  • 組成半夏一錢(10克)、秫米五錢(15克)。用法上二味,以流水600毫升,煮取360毫升,每次服180毫升,每日2次分服。功效化痰和胃。主治主治痰飲內(nèi)阻,胃氣不和,夜不得臥,舌苔白膩,脈弦滑。臨床應(yīng)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失眠、眩暈等病癥。1.失......
  • 上海中醫(yī)學院附屬曙光醫(yī)院方:半夏竹茹湯處方姜半夏12克,姜竹茹12克,旋復(fù)花12克,代赭石30克,廣木香9克,公丁香6克,沉香曲9克,豆蔻9克,川楝子9克,川樸9克,南沙參9克,北沙參9克,天冬12克,麥冬12克,石斛12克,急性子15克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