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復方扶芳藤合劑

    處方

    扶芳藤、黃芪、紅參

    性狀

    為紅棕色的澄清液體;氣芳香,味甜、微苦。

    炮制

    上三味,紅參用65%乙醇加熱回流提取三次,每次2小時,合并提取液,濾過,濾液備用;藥渣加水煎煮三次,每次1.5小時,合并煎液,濾過,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.06(60℃),放冷,冷藏48小時以上,濾過,濾液備用;扶芳藤和黃芪加水煎煮二次,每次2小時,合并煎液,濾過,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.14(60℃),放冷,加2倍量乙醇,攪勻,靜置48小時以上,濾過,濾液與紅參的乙醇提取液合并,回收乙醇,加水至適量,混勻,加適量的50%雞蛋清溶液,攪勻,煮沸,濾過,濾液與紅參的水煎液合并,加適量蔗糖,煮沸使溶解,加適量苯甲酸鈉和香草醛,加適量水,煮沸,濾過,加水至規(guī)定量,攪勻,灌裝,即得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益氣補血,健脾養(yǎng)心。用于氣血不足,心脾兩虛,癥見氣短胸悶,少氣懶言,神疲乏力,自汗,心悸健忘,失眠多夢,面色不華,納谷不馨,脘腹脹滿,大便溏軟,舌淡胖或有齒痕,脈細弱;神經(jīng)衰弱、白細胞減少癥見上述證候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口服,一次15ml,一日2次。

    注意

    周歲以內(nèi)嬰兒禁服;外感發(fā)熱患者忌服。

    規(guī)格

    每支裝15ml(相當于原藥材15g)

    貯藏

    密封。

    摘錄《中國藥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當歸、羌活、獨活、厚樸、半夏曲、麥芽、蒼術、陳皮、米殼、甘草、續(xù)斷、桔梗、茴香、川芎、南星、檳榔、芍藥、熟地黃各等分。制法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男子、婦人元陽虛憊,一切遠近氣疾,上攻頭目及喘息,虛浮腫滿,下注腿腰腹膝浮滿,氣噎心驚,十種水氣......
  • 《宋·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:安中散處方玄胡索(去皮)、良姜(炒)、干姜(炮)、茴香(炒)、肉桂,各五兩。牡蠣(煅)四兩,甘草(炒)十兩。炮制上為細末。功能主治治遠年日近脾疼翻胃,口吐酸水,寒邪之氣留滯于內(nèi),停積不消,胸膈脹滿,攻刺腹脅,惡心嘔......
  • 《千金》卷二:安中湯處方黃芩1兩,當歸2兩,芎2兩,人參2兩,干地黃2兩,甘草3兩,芍藥3兩,生姜6兩,麥門冬1升,五味子5合,大棗35枚,大麻仁5合。功能主治婦人曾傷五月胎者。用法用量以水7升,清酒5升,煮取3升半,分4服,每日白天3次......
  • 處方廣皮60克 半夏(姜制)30克 白茯神30克 白術(土炒)60克 枳實(麩炒)30克 蘇子(炒)18克 川芎15克 當歸(酒洗)15克 白芍藥(鹽、酒洗,炒)24克 木香3克 甘草(炙)9克 香附90克 (長流水浸三日,洗凈,炒黃色)神......
  • 處方人參4分(黨參用1錢5分),麥冬1錢5分,歸身1錢5分,甘草3分,通草8分,滑石1錢,細辛3分,燈心5分。功能主治婦人子淋,屬腎虛熱不能司化者。用法用量水煎服。摘錄《大生要旨》卷二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