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延壽丹(《古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九十三)。
石菖蒲(去須毛,嫩桑枝條拌蒸,曬干,不犯鐵器)、干山藥(蒸出曬干)、川牛膝(去頭,用黃精自然汁浸,漉出,酒浸1宿,若無黃精,酒浸3日,漉出,細銼,焙干)、遠志(去心,甘草湯浸1宿)、巴戟(去心,枸杞子湯浸1宿,漉出,酒浸1伏時,菊花同焙令黃,去菊花)、續(xù)斷(去筋,酒浸1伏時,焙干)、五味子(蜜浸蒸,從已至申。又以漿水浸1宿,焙干)、楮實子(水浸3日,去浮者,曬干,酒浸1伏時,漉出蒸,從己至亥,焙干)、杜仲(去皮,酥蜜炒去絲)、山茱萸(取肉,暖火焙干)、茯神(去皮心,搗細,于水盆內攪,去浮者)、熟地(瓷鍋柳木甑蒸之,攤令氣歇,拌酒再蒸,曬干,勿犯銅鐵器)、小茴香(酒浸1宿,炒)、肉蓯蓉(酒浸1宿,刷去沙土浮甲,劈破中心,去白膜)、枸杞子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
滋陰補陽,強壯筋骨。主五勞七傷,陽事不舉,真氣衰弱,精神短少,小便無度,眼目昏花,腰膝疼痛,兩腳麻冷,不能行走。
每服30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下,或白湯下亦可。服五日便覺身輕,精神爽快,二十日語言響亮,手足輕健,一年白發(fā)轉黑,行步如飛;久遠服之,百病消除,面如童子。
棉花子1斤(炒,去殼),核桃肉4兩(打爛)。
用小米面打糊為丸,重3錢。
補益。主
滾白水化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延壽丹(《古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九十三)。
處方石菖蒲(去須毛,嫩桑枝條拌蒸,曬干,不犯鐵器)、干山藥(蒸出曬干)、川牛膝(去頭,用黃精自然汁浸,漉出,酒浸1宿,若無黃精,酒浸3日,漉出,細銼,焙干)、遠志(去心,甘草湯浸1宿)、巴戟(去心,枸杞子湯浸1宿,漉出,酒浸1伏時,菊花同焙令黃,去菊花)、續(xù)斷(去筋,酒浸1伏時,焙干)、五味子(蜜浸蒸,從已至申。又以漿水浸1宿,焙干)、楮實子(水浸3日,去浮者,曬干,酒浸1伏時,漉出蒸,從己至亥,焙干)、杜仲(去皮,酥蜜炒去絲)、山茱萸(取肉,暖火焙干)、茯神(去皮心,搗細,于水盆內攪,去浮者)、熟地(瓷鍋柳木甑蒸之,攤令氣歇,拌酒再蒸,曬干,勿犯銅鐵器)、小茴香(酒浸1宿,炒)、肉蓯蓉(酒浸1宿,刷去沙土浮甲,劈破中心,去白膜)、枸杞子各等分。
制法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
功能主治滋陰補陽,強壯筋骨。主五勞七傷,陽事不舉,真氣衰弱,精神短少,小便無度,眼目昏花,腰膝疼痛,兩腳麻冷,不能行走。
用法用量每服30丸,空腹時用溫酒送下,或白湯下亦可。服五日便覺身輕,精神爽快,二十日語言響亮,手足輕健,一年白發(fā)轉黑,行步如飛;久遠服之,百病消除,面如童子。
摘錄《萬氏家抄方》卷四《良朋匯集》卷二引靈佐宮胡方:打老兒丸處方棉花子1斤(炒,去殼),核桃肉4兩(打爛)。
制法用小米面打糊為丸,重3錢。
功能主治補益。主
用法用量滾白水化下。
摘錄《良朋匯集》卷二引靈佐宮胡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