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當歸9克 芍藥9克 甘草6克(炙)通草3克 桂枝9克(去皮)細辛1.5克 生姜15克(切)吳茱萸5克 大棗5枚(擘)
養(yǎng)血通絡,散寒降逆。主素體血虛,內(nèi)有久寒,又復外受寒邪,手足厥逆,舌談苔白,脈細欲絕,或兼見頭頂痛,干嘔、吐涎者。
以水400毫升,清酒4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,分二次溫服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當歸9克 芍藥9克 甘草6克(炙)通草3克 桂枝9克(去皮)細辛1.5克 生姜15克(切)吳茱萸5克 大棗5枚(擘)
功能主治養(yǎng)血通絡,散寒降逆。主素體血虛,內(nèi)有久寒,又復外受寒邪,手足厥逆,舌談苔白,脈細欲絕,或兼見頭頂痛,干嘔、吐涎者。
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,清酒4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,分二次溫服。
摘錄《傷寒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