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桂附湯

    《東垣試效方》卷四:桂附湯處方

    肉桂3克 附子9克 黃柏1.5克(為引用)知母1.5克

    制法

    上藥哎咀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婦人白帶腥臭,多悲不樂,大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用水400毫升,煎至200毫升,去滓,稍熱服。

    不思飲食,加五味子;煩惱,面上麻如蟲行,乃胃中元氣極虛,加黃耆4.5克,人參2.1克,炙甘草、升麻各1.5克。

    摘錄《東垣試效方》卷四《蘭室秘藏》卷中:桂附湯處方

    黃柏(為引用)5分,知母5分,肉桂1錢,附子3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白帶腥臭,多悲不樂。陽氣虛極,大寒之證,帶久不止,下流白滑如涕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方中黃柏,《衛(wèi)生家寶》作“黃芩”。

    如少食多飽,有時似腹脹夯悶,加白芍藥5分;如不思飲食,加五味子20個;如煩惱,面上如蟲行,乃胃中元氣極虛,加黃耆1錢5分,人參7分,炙甘草、升麻各5分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玉機微義》:此補陽氣極虛,用黃柏等為引用,又升降陰陽藥也。

    摘錄《蘭室秘藏》卷中《玉案》卷五:桂附湯處方

    大附子2錢,肉桂2錢,川芎5錢,白芍1錢5分,生地1錢5分,當歸1錢5分,木瓜1錢5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血受寒而脊痛筋攣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水煎,溫服。

    摘錄《玉案》卷五《玉案》卷二:桂附湯處方

    官桂1錢,大附子1錢,防風1錢,黃芩1錢,川芎1錢,防己1錢,甘草1錢,玄參1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柔痓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加生姜3片,水煎熟,熱服。

    摘錄《玉案》卷二《得效》卷八:桂附湯處方

    交趾桂1兩(去粗皮),綿附子1枚(炮,去皮臍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散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虛汗不止,及體虛失血。陽虛血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,水2盞,加生姜3片、大棗2枚,水煎,食前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得效》卷八《三因》卷四:桂附湯處方

    附子(生,去皮臍)1兩,桂心1兩,干姜(炮)1兩,芍藥1兩,甘草(炙)1兩,茯苓1兩,桃仁(去皮尖,面炒)1兩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少陰傷風,胸滿,心煩,咽喉痛,自汗,腰疼連胻骨酸痛,嘔吐涎沫,頭痛,其脈沉弦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水3盞,煎7分,去滓,食前服。

    咽喉痛,加桔梗半兩。

    摘錄《三因》卷四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○:桂附湯處方

    桂(去粗皮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當歸(切,焙)1兩,人參1兩,茯神(去木)1兩,防風(去叉)1兩,細辛(去苗葉)1兩,萆薢1兩,牛膝(酒浸,切,焙)1兩,赤芍藥1兩,麻黃(去根節(jié),煎,掠去沫,焙)1兩,羌活(去蘆頭)1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婦人中風偏枯,手足不隨,或冷或痹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3錢匕,水1盞,加生姜3片、大棗2枚(擘破),同煎7分,去滓溫服,空腹、食前各1次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一五○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一:桂附湯別名

    柏子仁飲、柏子仁散、補白茯苓散

    處方

    桂(去粗皮)半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半兩,當歸(切,炒)半兩,檳榔半兩,赤茯苓(去黑皮)3分,防風(去叉)3分,柏子仁(研)3分,細辛(去苗葉)3分,白術(shù)3分,芎藭3分,枳殼(去瓤,麩炒)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除柏子仁,銼如麻豆大,拌勻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肝著,肝氣虛寒,邪著胸中,實塞不快,氣血留滯,胸上欲蹈之者。疹筋,肝虛生寒,脈數(shù)筋急,腹脅妨悶,筋見于外。兩脅下滿,不得太息,四肢厥逆,心腹痛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柏子仁飲(原書卷四十二)、柏子仁散(《宣明論》卷二)、補白茯苓散(《普濟方》卷十四)。

    注意

    忌生冷、油膩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四十一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七:桂附湯處方

    桂(去粗皮)1分,附子(去皮臍,生用)半兩,丁香半分,吳茱萸(湯淘3遍,焙干,炒)半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陰毒傷寒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錢匕,水1盞,加生姜半分(拍碎),同煎至7分,去滓溫服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七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二:桂附湯處方

    桂(去粗皮)1兩半,芍藥1兩半,麻黃(去根節(jié),先煎掠去沫,焙)1兩,甘草(炙)1兩,附子(炮裂,去皮臍)3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銼,如麻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中風傷寒,頭目四肢疼痛,惡寒,干嘔。傷寒8-9日,風濕相搏,身體疼煩,不能自轉(zhuǎn)側(cè),不嘔不吐,脈浮虛而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加生姜1棗大(拍碎),大棗2枚(去核),同煎至8分,去滓,食前溫服。以熱粥投之,取汗。

    注意

    避風。

    摘錄《圣濟總錄》卷二十二《玉案》卷二:桂附湯處方

    桂枝1兩,附子3錢,青皮4錢,甘草4錢,柴胡4錢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厥陰癥,口吐涎沫,小腹痛,不渴者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加生姜3片,作3次服。

    摘錄《玉案》卷二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丹砂半兩(研如粉),松脂3兩(煉10次,取1兩半),鶴虱半兩,人參半兩,白茯苓(去黑皮)半兩,狗脊(去毛)半兩,貫眾半兩,雄黃(研如粉)半兩,蠟2兩,蜜(煉)1兩,乳香1兩(研如粉),禹余糧(燒3度,研如粉)1兩。制法上為末,取十五日合......
  • 《醫(yī)學心悟》卷四:安神定志丸處方茯苓 茯神 人參 遠志各30克 石菖蒲 龍齒各15克制法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辰砂為衣。功能主治因驚恐而失眠,夜寐不寧,夢中驚跳怵惕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,開水送下。摘錄《醫(yī)學心悟》卷四《醫(yī)便》卷一:安......
  • 《醫(yī)學心悟》卷四:安神定志丸處方茯苓 茯神 人參 遠志各30克 石菖蒲 龍齒各15克制法上藥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,辰砂為衣。功能主治因驚恐而失眠,夜寐不寧,夢中驚跳怵惕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,開水送下。摘錄《醫(yī)學心悟》卷四《醫(yī)便》卷一:安......
  • 處方金薄100和合,銀薄100和合,石膏(研)8分,龍齒(研)8分,鐵精(研)8分,地骨白皮8分,茯神8分,黃芩8分,生干地黃8分,升麻8分,茯苓8分,玄參8分,人參8分,虎睛1具(微炙),牛黃4分,生姜屑4分,麥門冬10分(去心),枳實(......
  • 處方益智1錢半,遠志1錢半,當歸1錢半,白芍1錢半,黃耆1錢半,天冬1錢半,龍骨(煅,炙)1錢半,芡實1錢半,澤瀉1錢半,茯神1錢,金釵1錢,甘草3分。功能主治酒傷心脾,傳染膀胱,火熏精漏,神氣不爽,飲食少進,赤白二濁。用法用量蓮肉、粳米、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