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香附(醋浸)1斤(春、夏1宿,秋、冬2宿),甘草2兩,針砂(炒紅,醋淬7次)1兩,厚樸(姜制)5兩,陳皮5兩,山楂5兩,蒼木5兩(泔浸),白術2兩,茯苓2兩,青皮6兩,芍藥5兩,黃連5兩,三棱5兩,蓬術5兩,苦參5兩。
上為細末,醋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黃病久者。
蒼黑筋骨露,氣實者,米飲送下50-60丸;肥白氣虛者,白術湯送下30-40丸。服7日后,便覺手掌心熱涼、口唇內(nèi)有紅暈,半月愈。
忌一切油膩、生冷、肉、面、雞、鵝、羊、鴨、糍粽難化之物。
針砂10兩(炒紅,醋淬7次),陳皮5兩,蒼術5兩,青皮5兩,厚樸(姜制)5兩,三棱(醋煮)5兩,莪術(醋煮)5兩,黃連5兩,苦參5兩,白術5兩,生甘草2兩,香附子1斤(制)。
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制肝燥脾。主疸證。黃疸黃胖與黃腫。虛黃,耳鳴,口淡,怔忡,微熱,四肢無力,怠惰嗜臥,腳軟,脈沉細,或兼食積發(fā)黃者。
每服70-80丸,食遠鹽湯送下。
溫中丸
陳皮5兩,蒼術5兩,厚樸5兩,三棱5兩,蓬術5兩,青皮5兩,香附1斤,甘草1兩,針砂2兩(醋炒紅)。
上為末,醋糊為丸。
制肝燥脾。主食積,黃腫。谷疸、酒疸。
溫中丸(《保命歌括》卷二十七)。
忌犬肉、果、菜。
《醫(yī)方考》:方名溫中者,主療濕郁于中之義也。水谷酒食,無非濕化,傳化得宜則治。一或積于中宮,則遏少火,熱而病黃矣。故用蒼術、香附、陳皮、青皮、厚樸以平胃中之敦阜而利其氣,氣利則水谷不滯;用三棱、莪術以削堅,削堅則積滯漸除,用針砂者,一借其銳金之令,以伐上中之木邪,一用其清肅之氣,以除少火之蒸熱也,甘草之用,和中而協(xié)諸藥爾。
制蒼術2兩,炒山楂1兩半,川樸1兩,廣皮1兩,青皮1兩,云苓1兩,炒白術1兩,醋炒針砂1兩,生甘草梢2錢。
六神曲糊為丸。
黃胖水臌,腹膨腫滿。脾虛生濕,濕郁為熱,腹膨腫滿,黃腫水臌,氣化不行,飲食衰少。
《飼鶴亭集方》本方用法:煉蜜為丸,瘦人米飲送下,肥人白術湯送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香附(醋浸)1斤(春、夏1宿,秋、冬2宿),甘草2兩,針砂(炒紅,醋淬7次)1兩,厚樸(姜制)5兩,陳皮5兩,山楂5兩,蒼木5兩(泔浸),白術2兩,茯苓2兩,青皮6兩,芍藥5兩,黃連5兩,三棱5兩,蓬術5兩,苦參5兩。
制法上為細末,醋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功能主治黃病久者。
用法用量蒼黑筋骨露,氣實者,米飲送下50-60丸;肥白氣虛者,白術湯送下30-40丸。服7日后,便覺手掌心熱涼、口唇內(nèi)有紅暈,半月愈。
注意忌一切油膩、生冷、肉、面、雞、鵝、羊、鴨、糍粽難化之物。
摘錄《醫(yī)學六要,治法匯》卷六引丹溪方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十八:大溫中丸處方針砂10兩(炒紅,醋淬7次),陳皮5兩,蒼術5兩,青皮5兩,厚樸(姜制)5兩,三棱(醋煮)5兩,莪術(醋煮)5兩,黃連5兩,苦參5兩,白術5兩,生甘草2兩,香附子1斤(制)。
制法上為細末,醋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功能主治制肝燥脾。主疸證。黃疸黃胖與黃腫。虛黃,耳鳴,口淡,怔忡,微熱,四肢無力,怠惰嗜臥,腳軟,脈沉細,或兼食積發(fā)黃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70-80丸,食遠鹽湯送下。
摘錄《醫(yī)統(tǒng)》卷十八《丹溪心法》卷三:大溫中丸別名溫中丸
處方陳皮5兩,蒼術5兩,厚樸5兩,三棱5兩,蓬術5兩,青皮5兩,香附1斤,甘草1兩,針砂2兩(醋炒紅)。
制法上為末,醋糊為丸。
功能主治制肝燥脾。主食積,黃腫。谷疸、酒疸。
用法用量溫中丸(《保命歌括》卷二十七)。
注意忌犬肉、果、菜。
各家論述《醫(yī)方考》:方名溫中者,主療濕郁于中之義也。水谷酒食,無非濕化,傳化得宜則治。一或積于中宮,則遏少火,熱而病黃矣。故用蒼術、香附、陳皮、青皮、厚樸以平胃中之敦阜而利其氣,氣利則水谷不滯;用三棱、莪術以削堅,削堅則積滯漸除,用針砂者,一借其銳金之令,以伐上中之木邪,一用其清肅之氣,以除少火之蒸熱也,甘草之用,和中而協(xié)諸藥爾。
摘錄《丹溪心法》卷三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:大溫中丸處方制蒼術2兩,炒山楂1兩半,川樸1兩,廣皮1兩,青皮1兩,云苓1兩,炒白術1兩,醋炒針砂1兩,生甘草梢2錢。
制法六神曲糊為丸。
功能主治黃胖水臌,腹膨腫滿。脾虛生濕,濕郁為熱,腹膨腫滿,黃腫水臌,氣化不行,飲食衰少。
用法用量《飼鶴亭集方》本方用法:煉蜜為丸,瘦人米飲送下,肥人白術湯送下。
摘錄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