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煅磁石2兩,熟地4兩,人參1兩半,鹿茸2兩,薺苨2兩,茯苓1兩半,大豆3兩,元參1兩半,地骨1兩半,石斛1兩半,花粉1兩半,沉香3錢,豬腎1對。
上為末,煮爛豬腎,搗蜜為丸。
強中消渴,不交精泄,脈虛數(shù)細滑者。
每服5錢,空心沸湯送下。
陽虛熱熾,陽強不能統(tǒng)運津液以上敷下蟄,故消渴于上,精泄于下。磁石引金入水,熟地滋腎補陽:鹽茸壯陽補腎以充督脈,人參補氣扶元以益肺虛;薺苨清肺金,肅肺氣;茯苓滲脾濕,利肺氣;大黑豆補腎虛潤燥,元參清浮熱存陰;金石斛平熱益陰,天花粉清胃瀉熱;地骨皮清肌退熱,貢沉香降氣歸腎;更用豬腎補腎虛,乃血肉之味,足以滋補形軀也。俾腎陰充足,則腎陽無不潛藏,而陰自柔和,安有強中精泄,消渴不止之患乎?此扶陽滌熱之劑,為強中消渴精泄之專方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煅磁石2兩,熟地4兩,人參1兩半,鹿茸2兩,薺苨2兩,茯苓1兩半,大豆3兩,元參1兩半,地骨1兩半,石斛1兩半,花粉1兩半,沉香3錢,豬腎1對。
制法上為末,煮爛豬腎,搗蜜為丸。
功能主治強中消渴,不交精泄,脈虛數(shù)細滑者。
用法用量每服5錢,空心沸湯送下。
各家論述陽虛熱熾,陽強不能統(tǒng)運津液以上敷下蟄,故消渴于上,精泄于下。磁石引金入水,熟地滋腎補陽:鹽茸壯陽補腎以充督脈,人參補氣扶元以益肺虛;薺苨清肺金,肅肺氣;茯苓滲脾濕,利肺氣;大黑豆補腎虛潤燥,元參清浮熱存陰;金石斛平熱益陰,天花粉清胃瀉熱;地骨皮清肌退熱,貢沉香降氣歸腎;更用豬腎補腎虛,乃血肉之味,足以滋補形軀也。俾腎陰充足,則腎陽無不潛藏,而陰自柔和,安有強中精泄,消渴不止之患乎?此扶陽滌熱之劑,為強中消渴精泄之專方。
摘錄《醫(yī)略六書》卷二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