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浙貝母8公斤,桔梗4公斤,北沙參8公斤,桔紅16公斤,厚樸(鹽制)4公斤,前胡16公斤,黃芩8公斤,葛根8公斤,天花粉8公斤,生半夏16公斤,紫蘇葉16公斤,杏仁8公斤。
浙貝母、桔梗、北沙參、桔紅、前胡、厚樸、黃芩、葛根、天花粉、按浸漬法提出浸液。生半夏用水泡透心,加入生姜同煎。紫蘇葉提取揮發(fā)油,殘余藥渣略加濃縮。杏仁先加熱榨油,然后水解蒸餾,得杏仁水24升,將第三次滓液及第二次回收液放在容器中,加入杏仁水,再加沙參等浸液,最后兌入蘇葉油,再加入單糖漿攪拌均勻,靜置7天即得。
散風解熱,止咳化痰。主四時感冒,風寒咳嗽,頭痛無汗,鼻塞聲重,畏風惡寒,鼻流清涕,四肢無力。
每服2毫升(1-2湯匙)1日2次,蘇葉每公斤折合蘇葉油1.6毫升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浙貝母8公斤,桔梗4公斤,北沙參8公斤,桔紅16公斤,厚樸(鹽制)4公斤,前胡16公斤,黃芩8公斤,葛根8公斤,天花粉8公斤,生半夏16公斤,紫蘇葉16公斤,杏仁8公斤。
制法浙貝母、桔梗、北沙參、桔紅、前胡、厚樸、黃芩、葛根、天花粉、按浸漬法提出浸液。生半夏用水泡透心,加入生姜同煎。紫蘇葉提取揮發(fā)油,殘余藥渣略加濃縮。杏仁先加熱榨油,然后水解蒸餾,得杏仁水24升,將第三次滓液及第二次回收液放在容器中,加入杏仁水,再加沙參等浸液,最后兌入蘇葉油,再加入單糖漿攪拌均勻,靜置7天即得。
功能主治散風解熱,止咳化痰。主四時感冒,風寒咳嗽,頭痛無汗,鼻塞聲重,畏風惡寒,鼻流清涕,四肢無力。
用法用量每服2毫升(1-2湯匙)1日2次,蘇葉每公斤折合蘇葉油1.6毫升。
摘錄《天津市中成藥規(guī)范》(附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