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百花丸

    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:百花丸處方

    冬花3兩,五味子(炙)3兩,紫菀3兩,花粉3兩,丹皮3兩,桔梗3兩,橘皮3兩,麥冬3兩,前胡3兩,百合3兩,玄參(去蘆)3兩,沙參3兩,薄荷3兩,蒲黃(炒)3兩,杏仁(去皮,炒)3兩,柿霜3兩,川貝3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重2錢5分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潤肺,寧嗽止喘。主肺熱虛火,咳嗽痰喘,口干聲啞,痰中帶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溫開水送下,日2次。

    摘錄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《濟(jì)生》卷二:百花丸處方

    款冬花、百合(蒸、焙)各等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(xì)末,煉蜜為丸,如龍眼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七情內(nèi)傷,酒色無節(jié),虛火妄動(dòng),午后潮熱,咳嗽喘急,痰中帶血,津少聲啞,諸虛百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本方原名百花膏,與劑型不符,據(jù)《癥因脈治》改。改為膏劑,名“潤肺百花膏”(見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武漢方)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《醫(yī)方集解》:此手太陰藥也??疃瑸a熱下氣,清血除痰;百合潤肺寧心、補(bǔ)中益氣,并為理嗽要藥。

    摘錄《濟(jì)生》卷二《醫(yī)部全錄》卷二二一:百花丸處方

    防風(fēng)1兩半,人參1兩半,蓯蓉1兩半,干地黃1兩半,羚羊角1兩半,麥冬1兩半,天門冬1兩半,芍藥20銖,獨(dú)活20銖,干姜20銖,白術(shù)20銖,丹參20銖,山茱萸20銖,甘草20銖,茯神20銖,升麻20銖,黃耆20銖,菊花20銖,地骨皮20銖,石斛20銖,牛膝20銖,五加皮20銖,薯蕷20銖,秦艽1兩,芎1兩,桂心1兩,防己1兩,生姜1兩,黃芩1兩,附子18銖,石膏3兩,寒水石2兩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中風(fēng)后虛熱翕翕然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丸,生姜蜜湯送下,日3次。稍加至30丸。

    注意

    忌油、面、蒜、生冷、酢滑,及豬、羊、雞、魚等肉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部全錄》卷二二一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保和丸處方山楂(焦)300g 六神曲(炒)100g 半夏(制)100g 茯苓100g 陳皮50g 連翹50g 萊菔子(炒)50g 麥芽(炒)50g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,氣微香,味微酸、澀;或?yàn)樽厣梁稚拇竺弁?,氣微?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保和丸處方山楂(焦)300g 六神曲(炒)100g 半夏(制)100g 茯苓100g 陳皮50g 連翹50g 萊菔子(炒)50g 麥芽(炒)50g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,氣微香,味微酸、澀;或?yàn)樽厣梁稚拇竺弁?,氣微?.....
  • 處方陳皮5錢,半夏曲5錢,白茯苓5錢,枳實(shí)(麩炒)5錢,厚樸(姜汁炒)5錢,檳榔5錢,萊菔子(炒)2錢5分,木香2錢5分。制法上為末,神曲糊為丸,如麻子大。功能主治小兒痢疾有積,胃弱不可重下者。用法用量陳米湯送下。摘錄《幼科發(fā)揮》卷三......
  • 處方小柴胡湯加竹茹、枳實(shí)、藿香、厚樸。功能主治消導(dǎo)和胃止嘔。主嘔吐有食滯。摘錄《傷寒大白》卷二......
  • 處方楂肉、麥芽、萊菔子、半夏、連翹、香附、枳殼。功能主治痰食胸滿,呃逆。注意若尚有表邪,仍兼表散。摘錄《傷寒大白》卷三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