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白龍丹

    《博濟》卷二:白龍丹處方

    雷丸末2錢,甘遂末3錢,牽牛1兩(杵,取末6錢,不用再羅者),龍腦少許,粉霜4錢,輕粉4錢(入白面少許,3味同研令勻細,滴水和作餅子,于慢火內(nèi)煨令熱,放冷,再研令細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,研令勻,入青州棗煮熟,取肉和為丸,如綠豆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化痰涎,利胸膈,逐風秘。主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5-7丸,溫漿水送下,如一切風癇驚搐涎滯,并服7丸,及至10丸,漿水送下,如小兒痰熱,及渴不止。頭疼,但頻少與服,自然消除,大人風氣壅盛,上焦不利,最宜服此,更在臨時酌其加減。

    摘錄《博濟》卷二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一:白龍丹處方

    川芎12兩,防風12兩,滑石1斤,草烏10兩(生用),兩頭尖8兩,甘草8兩,川烏4兩,桔梗4兩,寒水石4兩,何首烏2兩4錢,茴香1兩7錢,廣木香1兩半,地骨皮1兩7錢,白及1兩4錢,藁本1兩,甘松1兩,白芷1兩,香附子1兩,良姜1兩,薄荷1兩,當歸1兩,白芍藥1兩,羌活1兩,川椒(去子,炒)1兩,廣零陵香1兩,藿香葉1兩,全蝎(不炒)1兩,細辛1兩,荊芥穗1兩,甘菊花1兩,麻黃(去根)1兩,人參7錢,升麻7錢,天麻7錢,僵蠶(炒斷絲)7錢,干葛7錢,蘄州白花蛇1條(去頭尾,酒浸3日,去骨皮,將肉焙干,為末)烏梢蛇1條(同上制),豆粉4兩(為糊),麝香1錢(同滑石為衣),白面半斤(蛇酒為糊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打糊,蛇酒為丸,如彈子大,滑石為衣,曬干收用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男子婦人諸般風證,左癱右瘓,半身不遂,口眼斜,腰胸疼痛,手足頑麻,語言謇澀,行步艱難,遍身瘡疥上攻頭目,耳內(nèi)蟬鳴,痰涎不利,皮膚瘙癢,偏正頭痛,一切諸風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1丸,臨臥茶清或酒化下。

    摘錄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一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七:白龍丹處方

    爐甘石1錢,玄明粉5分,硼砂3分,片腦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一切火熱眼及翳膜胬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點眼。

    摘錄《準繩·類方》卷七《本草綱目》卷十一引《經(jīng)驗方》:白龍丹處方

    枯明礬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飛羅面醋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泄瀉下痢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-30丸。白痢,姜湯送下;赤痢,甘草湯送下;泄瀉,米湯送下。

    摘錄《本草綱目》卷十一引《經(jīng)驗方》《眼科全書》卷六:白龍丹處方

    芒消1錢,朱砂1分,麝香1分,冰片1分。

    制法

    芒消用白消,放于銷銀鍋內(nèi),用新瓦蓋口,炭火溶化,傾于碗中,凝成,揀白玉色者,取起聽用,并別藥同研細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赤目后生翳膜。

    摘錄《眼科全書》卷六《醫(yī)部全錄》卷二九一:白龍丹處方

    明枯礬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飛羅面酢打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瘧疾寒熱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每服20-30丸,東南桃心7個煎湯送下。

    摘錄《醫(yī)部全錄》卷二九一
更多中藥材
  • 處方生半夏 生川貝各9克制法上藥研細,姜汁調(diào)和,搗勻為丸。功能主治截瘧。主治瘧疾。用法用量每服0.09~0.15克,生熟湯送下。摘錄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......
  • 處方姜半夏3分,川貝3分,生姜3分,細芽茶3分。功能主治胎瘧,寒熱平均者。用法用量用陰陽水2茶鐘,煎成1鐘服。摘錄《重訂通俗傷寒論》......
  • 處方真川貝母(去心)1兩2錢,生半夏8錢。制法上為極細末,炒微黃色,候冷裝入瓷瓶,將瓶口塞緊,勿令泄氣。功能主治瘧疾。用法用量每服1分5厘,開水半酒杯,攙入姜汁3茶匙,于瘧未來先1時辰,和藥溫服,遲服則不效,重者3服。此散端午日午時制尤妙。......
  • 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:半邊散處方芫花(醋漫,焙干)大戟 甘遂 大黃各9克 土狗7枚(五月內(nèi)取,會飛的)制法上藥除土狗以外,均研為末。先以蔥搗爛為餅,攤新瓦上,卻將土狗安蔥上焙干,去翅、足、嘴,每個剪作兩片,分左右成對記之,再焙干為末。功能主治......
  • 處方巴豆7粒(去殼,3生4熟),明雄黃(皂子大許),蟬肚郁金1枚。制法上為極細末。功能主治纏喉風,急喉痹,牙關緊急,痰涎壅盛。用法用量每服2分,茶調(diào)下。摘錄《痧喉匯言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