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玉餅子
滑石末1錢,輕粉5分,半夏末1錢,南星末1錢,巴豆24個(gè)(去皮膜,用水1升,煮干研細(xì))。
上為末,入巴豆粉,次入輕粉,又研勻,卻入余者藥末,如法令勻,糯米粉為丸,如綠豆大。
小兒痰食積滯內(nèi)阻,致發(fā)驚搐,癲癇,或腹有癖積及夾食傷寒,身體溫,多唾多睡,或吐不思食,大便乳食不消,或白色;小兒腹中有癖,但飲乳者,及漱而吐痰涎乳食;小兒夾食傷寒,發(fā)熱嘔吐,噯氣,肚疼者。
量小兒虛實(shí)用藥,3歲以下,每服3-5丸,空心紫蘇湯送下。若3-5歲兒,壯實(shí)者不以此為限,加至20丸,以利為度。
忌熱物。
《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》:此方為溫下之劑。錢氏每見積滯而體壯者,概用白餅子下之。下必有積,壯熱也因積,故方用星、夏之辛溫以化痰積;用輕粉之辛冷以殺蟲積;用滑石之甘寒以降熱積;用巴豆以平諸般之積,使痰癖血瘕,氣痞食積等物一鼓蕩平,不留余孽。
白礬(枯白凈),膩粉1錢,白面半兩,胡粉(炒)1錢。
上藥和勻,水搜作餅,如錢大。
小兒秋痢,號曰毒痢,純下白,腹肚痛。
方中白礬用量原缺。
白滑石1錢,黃鷹條1錢,半夏1枚(炮制),蛤粉半錢。
上為細(xì)末,薄面糊為丸,如豆蔻大,捻為餅子。
小兒吐逆。
每服3餅,丁香湯下。新生兒,湯內(nèi)研灌半餅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玉餅子
處方滑石末1錢,輕粉5分,半夏末1錢,南星末1錢,巴豆24個(gè)(去皮膜,用水1升,煮干研細(xì))。
制法上為末,入巴豆粉,次入輕粉,又研勻,卻入余者藥末,如法令勻,糯米粉為丸,如綠豆大。
功能主治小兒痰食積滯內(nèi)阻,致發(fā)驚搐,癲癇,或腹有癖積及夾食傷寒,身體溫,多唾多睡,或吐不思食,大便乳食不消,或白色;小兒腹中有癖,但飲乳者,及漱而吐痰涎乳食;小兒夾食傷寒,發(fā)熱嘔吐,噯氣,肚疼者。
用法用量量小兒虛實(shí)用藥,3歲以下,每服3-5丸,空心紫蘇湯送下。若3-5歲兒,壯實(shí)者不以此為限,加至20丸,以利為度。
注意忌熱物。
各家論述《小兒藥證直訣類證釋義》:此方為溫下之劑。錢氏每見積滯而體壯者,概用白餅子下之。下必有積,壯熱也因積,故方用星、夏之辛溫以化痰積;用輕粉之辛冷以殺蟲積;用滑石之甘寒以降熱積;用巴豆以平諸般之積,使痰癖血瘕,氣痞食積等物一鼓蕩平,不留余孽。
摘錄《小兒藥證直訣》卷下《活幼口議》卷十八:白餅子處方白礬(枯白凈),膩粉1錢,白面半兩,胡粉(炒)1錢。
制法上藥和勻,水搜作餅,如錢大。
功能主治小兒秋痢,號曰毒痢,純下白,腹肚痛。
用法用量方中白礬用量原缺。
摘錄《活幼口議》卷十八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四:白餅子處方白滑石1錢,黃鷹條1錢,半夏1枚(炮制),蛤粉半錢。
制法上為細(xì)末,薄面糊為丸,如豆蔻大,捻為餅子。
功能主治小兒吐逆。
用法用量每服3餅,丁香湯下。新生兒,湯內(nèi)研灌半餅。
摘錄《普濟(jì)方》卷三九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