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豬鬃剛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豬鬃剛別名

    白背鐵線蕨、鐵絲草、碎葉豬鬃草

    來源

    蕨類鐵線蕨科豬鬃剛Adiantum davidii Franch.,以全草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湖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、云南。

    性味

    苦,涼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,利尿,通乳。主治膀胱炎,血淋,乳腺炎,乳糜尿,睪丸炎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豬鬃剛拼音注音Zhū Zōnɡ Gānɡ別名

    豬鬃草、鐵絲草、碎葉豬棕草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鐵線蕨科植物白背鐵線蕨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diantum davidii Franch.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1000-1400m的林下溪邊或干燥環(huán)境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河北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株高15-40cm。根莖長而橫生,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深棕色、闊披針形鱗片。葉遠生;葉柄長8-20cm,堅硬,向上至小羽片柄均為栗紅色,有光澤;葉片厚紙質,上面草綠色,下面灰綠色或灰白色,兩面光滑無毛,卵形或三角狀卵形,長10-18cm,寬6-10cm,三回羽狀;羽片3-5對,互生,下部有短柄,向上的近無柄,卵狀三角形,基部1對稍大,長5-9cm,寬1.5-3cm,二回羽狀;一回小羽片3-5對,斜闊三角形,互生,斜展,基部1對長達3cm,羽狀;末回小羽片倒三角形,長寬各約7mm,上緣不育部分有闊三角形刺尖頭的鋸齒,兩側全緣,基部楔形;葉脈由末回小羽片基部向上二叉分枝,伸達齒端。孢子囊群圓腎形,著生于小羽片上緣的凹缺內,通常1個或偶有2個;囊群蓋腎形至圓形,黃棕色,成熟時褐黑色,質厚,全緣。

    性味

    微苦;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;利水通淋。主痢疾;尿路感染;血淋;乳糜尿;睪丸炎;乳腺炎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服:煎湯,9-15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ì Zhú Rú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車簡竹的莖稈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間層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砍取莖竿,刮去外層皮,然后將中間層刮成絲狀,曬干。生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Tánɡ別名刺蜜來源豆科駱駝刺屬植物駱駝刺Alhagi pseudoalhagi Desv.的分泌糖粒,其種子也入藥。夏季將布或紙鋪地下,用棍敲打,使糖粒落下即成;秋季采種子,曬干。性味甘、酸,溫。功能主治澀腸,止痛。刺糖: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Lǎo Yā出處《黑龍江中藥》來源為五加科植物遼東楤木的根皮或樹皮。春季采收,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闊葉林中,或林緣附近。分布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等地。原形態(tài)遼東楤木,又名:龍牙梅木、刺龍牙、虎陽刺。小喬木,高1.5~3米。樹皮灰色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Yù別名野茨菇、山茨菇來源天南星科刺芋屬植物刺芋Lasia spinosa (L.)Thwaites [L. heterophylla Schott],以根狀莖入藥。全年可采,切碎曬干。性味辛,平。功能主治消炎,止痛,消食,健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Yuán Suī別名馬刺、香信、假芫荽、簕芫荽、山芫荽、大葉芫荽來源傘形科刺芫荽屬植物刺芫荽Eryngium foetidum L.,以全草入藥。夏秋采,陰干或鮮用。性味辛、微苦,溫。功能主治疏風解熱,健胃。用于感冒,麻疹內陷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