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豬仔笠

   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豬仔笠拼音注音Zhū Zǎi Lì別名

    地草果[云南]、毛瓣花、崗菊、雀脷珠、山葛

    來(lái)源

    豆科毛瓣花屬植物豬仔笠Eriosema chinense Vogel,以塊根入藥。秋季采,洗凈曬干。

    性味

    甘、微澀,平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,生津止渴,止咳化痰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發(fā)熱煩渴,肺膿瘍,痢疾;外用治跌打損傷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,外用鮮品適量搗爛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豬仔笠拼音注音Zhū Zǎi Lì別名

    山葛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,大力牛(《嶺南采藥錄》),雞頭薯、雀脷珠(《廣州植物志》),雞心薯、雞頭子、涼薯(《廣西中藥志》),山莨薯(《廣西中草藥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
    來(lái)源

    為豆科植物豬仔笠塊根。初春或秋末挖取,洗凈泥沙,切片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向陽(yáng)山坡、草坡、干旱之山頂及草地上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、貴州等地。產(chǎn)廣東、廣西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豬仔笠,又名:毛瓣花、崗菊。

    多年生直立草本,高15~50厘米。塊根紡錘形。莖柔弱,被稀疏棕色長(zhǎng)柔毛與灰白色短柔毛。單葉互生,近無(wú)柄;葉片長(zhǎng)圓狀披針形至線形,長(zhǎng)2.5~6厘米,寬0.5~1.2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近圓形或心形;上面綠色,有散生疏長(zhǎng)毛,下面粉綠色,有灰白色星狀茸毛,中脈有銹色疏長(zhǎng)毛;托葉線形,長(zhǎng)2~6毫米。總狀花序腋生,花序柄長(zhǎng)4~10毫米,有花1~2朵;苞片線狀披針形;萼鐘狀,外被棕黃色長(zhǎng)柔毛與灰白色短柔毛,萼齒5枚,近等長(zhǎng);花冠淡黃色,長(zhǎng)6~7毫米,旗瓣卵形,上部有短毛,基部有兩耳與短爪,翼瓣與龍骨瓣在外面沿頂端處亦稍有毛:雄蕊10,2體;雌蕊1,子房密被白色長(zhǎng)硬毛,無(wú)柄,胚珠2;花柱線形,柱頭頭狀。莢果長(zhǎng)圓形,膨脹,長(zhǎng)8~10毫米,寬約6毫米,頂端有細(xì)尖,外被棕黃色長(zhǎng)柔毛與灰白色短柔毛;種子2粒,紫黑色,腎形?;ㄆ?月。果期7月。

    性狀

    塊根肉質(zhì),呈圓錐形,長(zhǎng)4~7厘米,直徑2~4厘米,末端細(xì)長(zhǎng),木質(zhì)化。表面深棕色,有短橫列的突起和少數(shù)須狀支根。干燥的根表面灰褐色,密布不規(guī)則的皺紋。質(zhì)軟而韌;切斷面外部淡褐色,內(nèi)部類白色,帶纖維性。

    性味

    甘,平。

    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味甘,性溫,無(wú)毒。"

    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"味甘淡,性平,無(wú)毒。"

    注意

    《廣西中藥志》:"虛寒忌用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肺化痰。治肺熱咳嗽,煩渴,赤白痢疾。

    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"止咳化痰,潤(rùn)肺滋腎。"

    ②《廣西中藥志》:"清心肺,生津止渴,治肺熱咳嗽,濕熱腹痛。"

    ③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"涼血消腫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鮮者2~3兩)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新染痰火癥:豬仔笠煲豬精肉食。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

    ②治紅白?。贺i仔笠同木棉花煲豬精肉食。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

    ③治傷風(fēng)咳嗽,上呼吸道感染,發(fā)熱煩渴:豬仔笠(干品)三至五錢,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

    ④治跌打損傷:鮮豬仔笠搗爛外敷。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豬仔笠拼音注音Zhū Zǎi Lì別名

    山葛、大力牛、雞頭薯、雞心薯、雞頭子、涼薯、山芪薯、地草果。

   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Eriosema出處

    出自《生草藥性備要》

    來(lái)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豆科植物豬仔笠的塊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Eriosema chinense Vog.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夏、秋季采挖,多為鮮用,亦可切片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無(wú)蔭山坡草地、干旱山頂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豬仔笠 直立草本,高15-50cm。塊根紡錘形或球形,干時(shí)黑色。莖被棕色長(zhǎng)柔毛和灰白色短柔毛。單葉互生;葉片長(zhǎng)圓形或披針形,長(zhǎng)3-6cm,寬5-15mm,先端鈍,基部圓形,兩面有白色短柔毛,下面沿葉脈有棕色長(zhǎng)柔毛??偁罨ㄐ蛞干?,具花1-2朵;苞片線形,有棕色柔毛;花萼鐘形,萼齒5,披針形,外面有白色長(zhǎng)柔毛;花冠黃色,長(zhǎng)約7mm;雄蕊10,二體;子房密生白色長(zhǎng)硬毛。莢果菱狀橢圓形,長(zhǎng)8-10mm,有棕色長(zhǎng)硬毛。種子2,小,腎形,黑色?;ㄆ?-9月,果期6-11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塊根肉質(zhì),呈圓錐形,長(zhǎng)4-7cm,直徑2-4cm,末端細(xì)長(zhǎng),木質(zhì)化。表面深棕色,有短橫列的皮孔和少數(shù)支根痕。干燥根表面灰褐色,密布不規(guī)則的皺紋。質(zhì)軟而韌,切斷面外部談褐色,內(nèi)部類白色,帶纖維性。氣微,味微甘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肺;大腸;肝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甘;平

    注意

    《廣西中藥志》:虛寒忌用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肺化痰;生津止渴;消腫。主肺熱咳嗽;肺癰;發(fā)熱煩渴;痢疾;睪丸鞘膜積液,食積不消;跌打腫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0-15g;或燉肉。外用:鮮品適量,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新染痰火癥:豬仔笠堡豬精肉食。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②治紅白?。贺i仔笠同木棉花堡豬精肉食,(《生草藥性備要》)③治傷風(fēng)咳嗽,上呼吸道感染,發(fā)熱煩渴:豬仔笠(于品)三至五錢,水煎服。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④治跌打損傷:鮮豬仔笠搗爛外敷。(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止咳化痰,潤(rùn)肺滋腎。

    2.《廣西中藥志》:清心肺,生津止渴。治肺熱咳嗽,濕熱腹痛。

    3. 廣州部隊(duì)《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涼血消腫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別名山暗冊(cè)、山崩砂、黃京木、山暗赤、黃金稍、白筋、白暗赤、白泡、山陰木、四大天王、山甜娘。來(lái)源藥材基源: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、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Blastus cochinchinensis ......
  • 《全國(guó)中草藥匯編》:巴東巖白菜別名巖白菜[湖北巴東]來(lái)源玄參科巴東巖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(Hemsl.) Solereder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湖北、四川。功能主治明目補(bǔ)腎。用法用量全草燉肉服,用量3~5錢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Shān Hǔ別名金扣鈕根(《陸川本草》),細(xì)鈕扣根、扣子頭(《南寧市藥物志》),紫花茄根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嶺南采藥錄》來(lái)源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天茄子“條。性味苦,平。①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 Bā Huā別名土黃花、巴巴葉、土黃芪、磨盤草。來(lái)源藥材基源:為錦葵科植物圓錐苘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.Mazz.采收和儲(chǔ)藏:秋季采收,洗凈,切段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......
  • 《中國(guó)藥典》:巴戟天拼音注音Bā Jǐ Tiān別名雞腸風(fēng)、雞眼藤、黑藤鉆、兔仔腸、三角藤、糠藤英文名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來(lái)源本品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 的干燥根。全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