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野芭蕉

    拼音注音Yě Bā Jiāo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芭蕉科植物樹頭芭蕉的全株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Musa wilsonii Tutch.[Ensete wilsonii(Tutch.)Cheesm.]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春、夏季采收,切碎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多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溝谷潮濕肥沃土中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我國南嶺以南各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樹頭芭蕉,多年生草本,植株高6-12m,無蠟粉。假莖胸徑15-25cm,淡黃色,帶紫褐色斑塊。葉柄細(xì)而長,有張開的窄翼,長40-60cm;葉片長圓形,長1.8-2.5m,寬60-80cm,基部心形,葉脈于基部彎成心形?;ㄐ蛳麓?,序軸無毛;苞片外面紫黑色,被白粉,內(nèi)面淺土黃色,每苞片內(nèi)有花2列;花被片淡黃色,離生花被片倒卵狀長圓形,先端具小尖頭,合生花被片長為離生花被片的2倍或以上,先端3齒裂,中裂片兩側(cè)具小裂片。漿果幾圓柱形,長10-13cm,直徑4.4cm,果身直,成熟時(shí)灰深綠色,果柄長3.5-4.5cm,深綠色,密被白色短毛,果內(nèi)幾乎全是種子。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涼

    注意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“孕婦忌服。”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截瘧。主瘧疾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5-30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ān Chun Dàn來源雉形目雉科鵪鶉Coturnix coturnix (L.),以蛋入藥。生境分布東北、華北。功能主治治胃病、肺病、神經(jīng)衰弱、肋膜炎等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ù Diāo Mù別名格棒子、格棒棒來源藥材基源:為薔薇科植物小葉石積木的地上部分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Osteomeles schwerinae Schneid.var.microphylla Rehd.et Wils.采收和儲(chǔ)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不灰木拼音注音Bù Huī Mù別名無灰木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出處《開寶本草》來源為硅酸鹽類礦物角閃石石棉。原形態(tài)角閃石的一種。為平行較長而易劈為細(xì)絲形之纖維狀物休,纖維常與脈壁相垂直,色白、灰或帶綠色,光澤絲狀,微透明至不透明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ó Lè Shù別名山桃樹出處江西《草藥手冊(cè)》來源為鐘萼木科植物鐘萼木的樹皮。夏、秋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海拔500~4500米山地林中。分布云南東部、廣西、廣東、江西、浙江、湖南、貴州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原形態(tài)落葉喬木,高達(dá)20米。樹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伴蛇蓮拼音注音Bàn Shé Lián別名拳參、雞爪大王、馬蜂七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出處《廣西藥植名錄》來源為蓼科植物革葉蓼的根莖。秋季采挖,洗凈,硒干。生境分布生于高山陰濕山溝處。分布云南、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多年生宿根草本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