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野巴子

    拼音注音Yě Bā Zǐ別名

    崩瘡藥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狗尾巴香、香芝麻蒿、皺葉香薷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云南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唇形科植物細(xì)皺香薷全草。秋季采集。陰干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荒地、村邊向陽山坡及林下。分布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、廣西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直立灌木,高0.5~1.5米。莖灰褐色,外皮有不規(guī)則裂紋,多分枝,分枝向上升,枝條黃褐色,有細(xì)條紋,具粉白色短柔毛。單葉對(duì)生;具長柄;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,長1~3厘米,寬0.6~2厘米,先端銳尖,基部寬楔形,上面綠色,多皺紋,下面白綠色,密被平貼白短柔毛?;ǖ仙虬咨?,緊密排成頂生假穗狀花序。小堅(jiān)果卵圓形,長不超過1毫米?;ㄆ谙募?。

    性味

    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辛,涼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①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治爛瘡。"

    ②《云南中草藥選》:"清熱解毒,消食化積。治傷風(fēng)感冒,消化不良,腹痛腹脹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腳羅傘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別名雪下紅、珊瑚珠(《花鏡》),短腳三郎(《植物名實(shí)圖考》),小羅傘(《陸川本草》),矮茶風(fēng)、毛莖紫金牛(《四川中藥志》),九節(jié)龍、地茶、猴接骨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陸川本草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腳苦蒿拼音注音ǎi Jiǎo Kǔ Hāo別名魚膽草、苦艾、勁直假蓬(《云南中草藥選》),金龍膽草(《四川中草藥通訊》)。出處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來源為菊科植物苦蒿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荒地、路旁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腳龍膽拼音注音ǎi Jiǎo Lónɡ Dǎn出處《昆明民間常用草藥》來源為龍膽科植物小龍膽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,洗凈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較高山地的草叢中。分布云南、廣東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小龍膽草:矮小草本,高約4厘米。莖單生或數(shù)......
  • 別名圓葉豆瓣草、坐鎮(zhèn)草來源蕁麻科矮莖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(Gaud.) Hook. et Arn.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遼寧、浙江、福建、臺(tái)灣、江西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。性味辛,微寒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祛瘀止痛。主治跌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矮莖朱砂根拼音注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別名血黨、矮八爪金龍、九管血、開喉箭來源紫金??谱辖鹋僦参锇o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挖,洗凈曬干。性味苦、澀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