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血黨、矮八爪金龍、九管血、開喉箭
紫金??谱辖鹋僦参?strong>矮莖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挖,洗凈曬干。
苦、澀,寒。
清熱利咽,活血消腫。用于咽喉腫痛,癰瘡腫毒,蛇咬傷,風濕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,跌打損傷。
3~5錢。
九管血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。八爪金龍、八爪龍、開喉箭、豬總管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矮陀陀、團葉八爪金龍、地柑子(《貴州草藥》),大郎傘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
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為紫金牛科植物矮莖朱砂根的根或全草。6~7月采。
多生于山坡陰濕處。分布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江西、廣西等地。
常綠小灌木,高10~40厘米,根淡紫棕色,支根肉質(zhì)。莖光滑無毛。葉互生,葉片卵狀長橢圓形,長5~12厘米,寬2~4.5厘米,先端鈍尖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,邊緣微波狀,有腺點,下面紫紅色,具短柔毛;葉柄長0.5~1厘米。傘形花序;花紅色;萼5裂,裂片卵狀披針形。核果球形,熟時紫紅色,徑約5毫米?;ㄆ?月。
①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全草:苦澀微甘,微寒。"
②《貴州草藥》:"辛微苦澀,平。"
《中草藥土方土法》:"孕婦慎用。"
祛風清熱,散瘀消腫。治咽喉腫痛,風火牙痛,風濕筋骨疼痛,腰痛,跌打損傷,無名腫毒。
①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通竅,和血,去風。"
②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散血。治跌打。"
③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全草:除風濕,解熱毒。治風濕筋骨疼痛,跌打損傷,癆傷咳嗽,喉頭生蛾,無名腫毒,蛇咬傷。"
④《貴州草藥》:"清熱,利咽,化瘀。"
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浸酒。
①防治白喉:㈠鮮矮莖朱砂根二兩。加水二斤,小火煎二小時,濾去渣。分八份,每隔二小時服一次。(《中草藥土方土法》)㈡鮮矮陀陀三分。切碎后含口中慢慢咽汁,一小時換一次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②治喉火:矮陀陀適量。切碎,泡淘米水服或含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③治腰痛:矮莖朱砂根,泡酒服,一天服二次。(《中草藥土方土法》)
④治跌打損傷:矮陀陀二兩。泡酒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⑤治風火牙痛:矮陀陀少許。切碎,放于牙痛處,口涎讓其流出,隨時更換。(《貴州草藥》)
本品在少數(shù)地區(qū)亦作"百兩金"使用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血黨、矮八爪金龍、九管血、開喉箭
來源紫金??谱辖鹋僦参?strong>矮莖朱砂根Ardisia brevicaulis Diels,以根入藥。秋冬采挖,洗凈曬干。
性味苦、澀,寒。
功能主治清熱利咽,活血消腫。用于咽喉腫痛,癰瘡腫毒,蛇咬傷,風濕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,跌打損傷。
用法用量3~5錢。
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矮莖朱砂根拼音注音ǎi Jīnɡ Zhū Shā Gēn別名九管血(《植物名實圖考》)。八爪金龍、八爪龍、開喉箭、豬總管(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,矮陀陀、團葉八爪金龍、地柑子(《貴州草藥》),大郎傘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
出處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
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矮莖朱砂根的根或全草。6~7月采。
生境分布多生于山坡陰濕處。分布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、江西、廣西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常綠小灌木,高10~40厘米,根淡紫棕色,支根肉質(zhì)。莖光滑無毛。葉互生,葉片卵狀長橢圓形,長5~12厘米,寬2~4.5厘米,先端鈍尖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,邊緣微波狀,有腺點,下面紫紅色,具短柔毛;葉柄長0.5~1厘米。傘形花序;花紅色;萼5裂,裂片卵狀披針形。核果球形,熟時紫紅色,徑約5毫米?;ㄆ?月。
性味①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全草:苦澀微甘,微寒。"
②《貴州草藥》:"辛微苦澀,平。"
注意《中草藥土方土法》:"孕婦慎用。"
功能主治祛風清熱,散瘀消腫。治咽喉腫痛,風火牙痛,風濕筋骨疼痛,腰痛,跌打損傷,無名腫毒。
①《植物名實圖考》:"通竅,和血,去風。"
②《廣西藥植名錄》:"散血。治跌打。"
③南川《常用中草藥手冊》:"全草:除風濕,解熱毒。治風濕筋骨疼痛,跌打損傷,癆傷咳嗽,喉頭生蛾,無名腫毒,蛇咬傷。"
④《貴州草藥》:"清熱,利咽,化瘀。"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或浸酒。
復(fù)方①防治白喉:㈠鮮矮莖朱砂根二兩。加水二斤,小火煎二小時,濾去渣。分八份,每隔二小時服一次。(《中草藥土方土法》)㈡鮮矮陀陀三分。切碎后含口中慢慢咽汁,一小時換一次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②治喉火:矮陀陀適量。切碎,泡淘米水服或含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③治腰痛:矮莖朱砂根,泡酒服,一天服二次。(《中草藥土方土法》)
④治跌打損傷:矮陀陀二兩。泡酒服。(《貴州草藥》)
⑤治風火牙痛:矮陀陀少許。切碎,放于牙痛處,口涎讓其流出,隨時更換。(《貴州草藥》)
備注本品在少數(shù)地區(qū)亦作"百兩金"使用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