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郁金香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郁金香拼音注音Yù Jīn Xiānɡ別名

    郁香(《太平御覽》),紅藍(lán)花、紫述香(《綱目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本草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原產(chǎn)歐洲。我國各地庭園中多有栽培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。鱗莖卵圓形,長約2厘米,外被淡黃色纖維狀皮膜。葉基出;3~4片,帶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10~21厘米,寬1~6.5厘米?;ㄝ汩L35~55厘米;花單生,直立,長5~7.5厘米;花瓣6片,倒卵形,鮮黃色或紫紅色,具黃色條紋和斑點(diǎn):雄蕊6,離生,花藥長0.7~1.3厘米,基部著生,花絲基部寬闊;雌蕊長1.7~2.5厘米,花柱3裂至基部,反卷。蒴果,3室,室背開裂。種子多數(shù),扁平?;ㄆ?月下旬。

    本植物的鱗莖及根(郁金香根)亦供藥用,另詳專條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花含矢車菊雙甙、水楊酸、精氨酸。雌蕊、莖和葉含有抗菌效果的郁金香甙A、郁金香甙B和少量的郁金香甙C,郁金香甙A和B于放置后可部分地轉(zhuǎn)化為無活性的6-郁金香甙A和6-郁金香甙B。芽含赤霉素A1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曾有報(bào)導(dǎo),花和葉中含一種有毒生物堿,其生理作用類似西發(fā)丁堿。郁金香甙A、B、C對(duì)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。郁金香汁通過陽離子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后,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。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,對(duì)Bacillus cereus mycoides有抗菌作用,其活性成分中含多種氨基酸。

    性味

    ①《本草拾遺》:"味苦,平,無毒。"

    ②《開寶本草》:"味苦,溫,無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①《本草拾遺》:"主一切臭,除心腹間惡氣鬼疰,入諸香藥用之。"

    ②《開寶本草》:"豐蠱野諸毒,心氣鬼疰,鴉鶻等臭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郁金香拼音注音Yù Jīn Xiānɡ別名

    郁香、紅藍(lán)花、紫述香

    英文名Flower of Common Tulip, Flower of Late Tulip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花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Tulipa gesneriana L.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春季開花期采花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我國引種栽培。

    資源分布:原產(chǎn)歐洲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郁金香,多年生草本。鱗莖卵形,直徑約2cm,外層皮紙質(zhì),內(nèi)面頂端和基部有少數(shù)伏毛。葉3-5枚,條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?;▎味漤斏笮投G麗,無苞片;花被片6,離生,易脫落,外輪披針形至橢圓形,內(nèi)輪倒卵形,長5-7cm,寬2-4cm,紅色或雜有白色和黃色,有時(shí)為白色或黃色;雄蕊6,等長,花絲無毛;子房長圓形,3室,無花柱,柱頭增大呈雞冠狀。蒴果室背開裂。種子多數(shù),扁平?;ㄆ?-5月。

    栽培

    生物學(xué)特性 喜陽、好肥、耐寒,球根能耐-35度低溫。最佳生長溫度為15-18度,生根需5度以上,花芽分化適溫17-23度,在25度時(shí),分化抑制進(jìn)入休眠。鱗莖壽命只有1年,開花后分生出新球和子球后就干枯消失。鱗莖秋季生根,冬季長葉,春季開花。對(duì)土壤要求極為嚴(yán)格,要求疏松肥沃、排水又好的砂質(zhì)壤土。 栽培技術(shù) 以鱗莖繁殖為主,可在9-10月上盆或地栽,成熟鱗莖栽植的行株距各為15-25cm,深度約10cm,栽植過淺,則更新鱗莖將呈滴管狀下移至適當(dāng)深度形成,消耗了養(yǎng)分,使新球變小。 田間管理 栽種時(shí)基肥一定要施足,到冬季再追肥1次,至春季開花前,再追施料1次。通過這樣管養(yǎng),多數(shù)能屆時(shí)開花。開花后,追施肥料1次,其目的是給母球分裂出來的子球和新球增加營養(yǎng),使之膨大。入夏時(shí)將已膨大的子球和新球挖出陰干貯藏,到9-10月間重新種或上盆。育種的如需要也可用種子繁殖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花粉含正-二十七烷(n-heptacosane),異-二十七烷(iso-heptacosane)。 花被含異牡荊素(isovitexin),槲皮素-3-葡萄甙(quercetin-3-glucoside),槲皮素-3-O-β-D-龍膽二糖甙-7-O-β-葡萄糖醛酸甙(quercetin-3-O-β-gentiobioside-7-O-β-glucuronide),槲皮素-3-O-β-蕓香糖甙-7-O-β-葡萄糖醛酸甙(quercetin-3-O-β-rutinoside-7-O-β-glucuronide),槲皮素-3-O-β-葡萄糖甙-7-O-β-葡萄糖醛酸甙(quercetin-3-O-β-glucoside-7-O-β-glucuronide),山柰酚-3-葡萄糖甙(kaempferol-3-glucoside),山柰酚-3-O-β-龍膽二糖甙-7-O-β-葡萄糖醛酸甙(kaempferol-3-O-β-gentiobioside-7-O-β-glucuronide),山柰酚-3-O-β-蕓香糖甙-7-O-β-葡萄糖醛酸甙(kaempferol-3-O-β-rutinoside-7-O-β-glucuronide),山柰酚-3-O-β-葡萄糖甙-7-O-β-葡萄糖醛酸甙(kaempferol-3-O-β-glucoside-7-O-β-glucuronide)。 花含赤霉素(gibberellin)A5、A9和A13,水楊酸。 根莖含4-乙基谷氨酸(4-ethylglutamic acid),4-亞乙基谷氨酸(4-ethylideneglutamic acid),4-乙基-4-羥谷氨酸(4-ethyl-4-hydroxyglutamic acid),4-甲基谷氨酸(4-methylglutamic acid),4-亞甲基谷氨酸(4-methylene-glutamic acid),4-羥甲基谷氨酸(4-hydroxymethylglutamic acid),4-羥基-4-甲基谷氨酸(4-hydroxy-4-methylglutamic acid);脂肪酸(fatty acids):主要是十八碳二烯酸(octadecadienoic acid);甾醇類(sterols):主要有谷甾醇(sitosterol)和菜油甾醇(campesterol);還含有葡萄糖(glucose),蔗糖(sucrose),果糖(fructose),淀粉(starch),寡果聚糖(oligofructan),細(xì)胞色素(cytochrome)P450;凝聚素(agglutinin)等。 葉含郁金香甙(tuliposide)A-C,10-二十九烷醇(10-nonacosanol)等。 另外還含止杈酸甲酯(abscisic acid Me ester)等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曾有報(bào)導(dǎo),花和葉中含一種有毒生物堿,其生理作用類似西發(fā)丁堿(Veratrine)郁金香甙ABC對(duì)枯草桿菌有抑制作用。郁金香汁通過陽離了及陰離子交換樹脂后,對(duì)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有抗菌作用。莖和葉的酒精提取液,對(duì)Bacillus cereus mycoides 有抗菌作用,其活性成分中含有多種氨基酸。

    性味

    苦;辛;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化濕辟穢。主脾胃濕濁;胸脘滿悶;嘔逆腹痛;口臭苔膩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-5g。外用:適量,泡水漱口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ī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Leynus secalinus (Gcorgi)Tzvel.[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; Aneurolepidium das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處《中國沙漠地區(qū)藥用植物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。秋季采挖,洗凈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潤濕肥沃沙地、渠邊、田埂、丘間低地。分布東北、河北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、陜西、山西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原形態(tài)賴草,又名:厚穗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冰草白穗拼音注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處《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帶菌果穗。性味苦,微寒。功能主治清熱利濕。治淋病,帶下。復(fù)方①治淋?。罕莅姿胍粌?,水煎服。②治赤白帶下:冰草白穗五錢,敗醬草一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包袱七別名小八角蓮、半碗水、鐵骨散來源小檗科包袱七Dysosma difformis (Hemsl. et Wils.) T. H. Wang,以根狀莖及根入藥。生境分布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。功能主治散風(fēng)祛痰,解毒。摘錄《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處《重慶草藥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變成黑色的雄花序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玉蜀黍“條。功能主治《重慶草藥》:“煎水服,治暑熱腹瀉?!罢洝吨兴幋筠o典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