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垂命茯苓丸

    處方

    茯苓2兩,白術(shù)2兩,澤瀉2兩,牡蒙2兩,桂心2兩,牡蠣2兩(熬),牡荊子2兩,薯蕷2兩,杜仲2兩,天雄2兩(炮),人參2兩,石長生2兩,附子2兩,干姜2兩,菟絲子2兩,巴戟天2兩,蓯蓉2兩,山茱萸2兩,甘草2兩(炙),天門冬2兩(去心)。

    制法

    上為末,以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諸絕,令人肥壯,強健氣力,倍常飲食,百病除愈。主男子五勞七傷,兩目(目芒)(目芒),得風淚出,頭項急強,不得回展,心腹脹滿,上支胸脅,下引腰脊,表里疼痛,不得喘息,飲食咳逆,面目萎黃,小便淋瀝,清精自出,陰萎不起,臨事不對,足脛酸疼,或五心煩熱,身體浮腫,盜汗流離,四肢拘攣,或緩或急,夢寤驚恐,呼吸短氣,口干舌燥,狀如消渴,忽忽喜忘,或悲憂嗚咽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先食服5丸,酒飲皆得。

    注意

    忌海藻、菘菜、鯉魚、生蔥、豬肉、酢等物。

    摘錄《外臺》卷十七引《素女經(jīng)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別名半濕半熱湯處方半夏7分,茯苓7分,白術(shù)7分,前胡5分,枳殼(麩炒黃色)5分,甘草(炙)5分,大戟5分,黃芩3分,茵陳3分,當歸3分。制法上切細,作1服。功能主治酒疸,身黃無熱,靖言了了,腹?jié)M欲嘔,心煩足熱,或有癥瘕,心中懊憹,其脈沉弦緊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藥為末,生姜汁浸蒸餅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化痰止嗽。主治痰嗽。用法用量每服30~50丸,姜湯下。摘錄《醫(yī)學入門》卷七......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六:半硫丸別名半桃丸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二)。處方半夏(湯浸七次,焙干,為細末)硫黃(明凈好者,研令極細,用柳木槌子殺過)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,入干蒸餅末攪和勻,入臼內(nèi)杵數(shù)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除......
  • 《太平惠民和劑局方》卷六:半硫丸別名半桃丸(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卷十二)。處方半夏(湯浸七次,焙干,為細末)硫黃(明凈好者,研令極細,用柳木槌子殺過)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,入干蒸餅末攪和勻,入臼內(nèi)杵數(shù)百下,丸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除......
  • 處方半夏(湯浸七次.焙干.為細末)、硫黃(明凈好者.研令極細.用柳木槌子殺過),上等分。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,入干蒸餅末攪和勻,入臼內(nèi)杵數(shù)百下,圓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除積冷,暖元臟,溫脾胃,進飲食。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氣,及年高風秘、冷秘或泄瀉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