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蠮螉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蠮螉拼音注音Yē Wēnɡ別名

    細(xì)腰蜂(《莊子》),蒲盧(《毛詩傳》),土蜂(《廣雅》),缸瓦蜂(《本草求原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本經(jīng)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蜾臝科昆蟲蜾臝全蟲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蜾臝(《詩經(jīng)》)

    體青黑色,長約1.5厘米,展翅寬約3厘米。頭部略呈球狀。復(fù)眼1對,略呈腎臟形。觸角1對,呈棍棒狀。前胸背兩旁延長達(dá)于翅之基部,翅2對,膜質(zhì)。足3對,跗節(jié)5。腹呈紡錘形,第1、2節(jié)稍小,成細(xì)腰狀,各有2赤黃色斑紋。

    營巢于樹枝或墻壁上,用泥土造成,呈壺狀或球狀。產(chǎn)卵前,先捕蜘蛛、螟蛉等用毒剌使他麻痹后納入巢中,以備幼蟲孵化后作食餌之用,然后產(chǎn)卵巢中,將巢口封閉。

    性味

    ①《本經(jīng)》:"辛,平。"

    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有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咳嗽,嘔逆,癰腫,蜂螫。

    ①《本經(jīng)》:"主久聾,咳逆,毒氣,出刺,出汗。"

    ②《別錄》:"療鼻窒。"

    ③《日華子本草》:"治嘔逆。生研罯竹木刺。"

    ④《本草衍義》:"研細(xì)、醋調(diào),涂蜂蠆。"

    ⑤《品匯精要》:"主癰腫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炒,研末。外用:研末調(diào)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蠮螉拼音注音Yē Wēnɡ別名

    蜾蠃、蒲盧、土蜂、細(xì)腰蜂、缸瓦蜂

    英文名wasp出處

    出自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1.《別錄》:YI螉,生熊耳川谷及牂牁或人屋間。

    2. 陶弘景:YI螉,類甚多,雖名土蜂,不就土中為窟,謂摙土作房爾。今一種黑色,腰甚細(xì),銜泥于人室及器物邊作房如并竹管者是也。其生子如粟米大,置中,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,滿中,仍塞口,以擬其子大為糧也。

    3.《唐本草》:土蜂,土中為窠,大如烏蜂,不傷人,非YI螉。YI螉不入土中為窠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蜾贏科動(dòng)物蜾贏的全蟲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Eumenes pomifomis Fabr.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捕捉,捕得后以熱水燙死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單棲性,平時(shí)自由生活,僅在雌蜂產(chǎn)卵時(shí)才衍泥造巢,一般一室一卵,以卵端絲粘于室辟上,并捕捉其他昆蟲的幼蟲或蜘蛛經(jīng)螫刺麻醉后帶回巢內(nèi),供幼蟲食用。

    資源分布:我國大部分地區(qū)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蜾贏,體青黑色。長約15mm,展翅寬約30mm。頭部略呈球狀。復(fù)眼1對,略呈腎形。觸角1對,呈棍棒狀。前胸背兩旁延長達(dá)于翅之基部,翅2對,膜質(zhì),前翅較后翅寬大。腹部紡錘形,第1、第2節(jié)稍小,成細(xì)腰狀,各有2赤黃色斑紋。足3對,跗節(jié)5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心;肺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止咳降逆。主咳嗽;嘔逆;鼻塞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研末,0.5-1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本經(jīng)》:主久聾,咳逆,毒氣,出刺,出汗。

    2.《別錄》:療鼻窒。

    3.《日華子本草》:治嘔逆。生研罯竹木刺。

    4.《本草衍義》:研細(xì)、醋調(diào),涂蜂蠆。

    5.《品匯精要》:主癰腫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白礬拼音注音Bái Fán別名明礬、礬石英文名ALUMEN來源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經(jīng)加工提煉制成。性狀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塊狀或粒狀。無色或淡黃白色,透明或半透明。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,具細(xì)密縱棱,有玻璃樣光澤。質(zhì)硬而脆。氣微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Lè Yuǎn別名白茨葉(《分類草藥性》),白竻花葉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生草藥性備要》來源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葉。全年可采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刺三甲“條。性味《本草求原》:“苦辛,微寒。“功能主治治癰腫,療瘡,疥癩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Lè Zhī Yè別名白茨葉、白勒遠(yuǎn)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(L.)Merr.來源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葉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(L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Fěn Jué別名小蕨萁來源蕨類中國蕨科華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(Milde)Ching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東北、內(nèi)蒙古、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陜西、甘肅、河南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。性味苦,寒。功能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Fěn Ténɡ別名獨(dú)腳烏桕、夜?fàn)颗?、白面水雞、青龍跌打、山葫蘆、山雞蛋、飛龍接骨來源為葡萄科白粉藤屬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. var. subintegra Gagnep.,以根、藤、葉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