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黃鱔藤根

    拼音注音Huánɡ Shàn Ténɡ Gēn別名

    熊柳根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鐵包金、土黃耆(《閩東本草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福建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鼠李科植物多花勾兒茶。秋、冬采收,洗凈,切片,曬干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①《泉州本草》:"入肝、肺、腎、三焦、膀胱諸經(jīng)。"

    ②《閩東本草》:"入脾、腎二經(jīng)。"

    性味

    甘苦,平。

   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,平。"

    ②《泉州本草》:"味苦微辛,性平,無毒。"

    ③《閩東本草》:"性溫,味微澀,無毒。"

    注意

    《閩東本草》:"孕婦忌服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健脾利濕,通經(jīng)活絡。治脾胃衰弱,食少,胃痛,黃疸,水腫,淋濁,帶下,風毒流注,關節(jié)風濕痛。

   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健脾益氣,利尿解毒。"

    ②《閩東本草》:"舒筋強骨,健脾益氣,通經(jīng)活絡,祛寒利尿,除濕止痛。治內(nèi)傷寒熱,膚痛,胃痛,頭痛,腰膝無力,淋濁帶下,黃疸,水腫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(鮮者3~4兩)。

    復方

    ①治脾胃衰弱,食欲減退:熊柳根三至四兩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
    ②治心胃痛,濕熱黃疸,小兒脾積風:熊柳根一兩。煎服。(《閩東本草》)

    ③治小兒疳積:黃鱔藤干根五錢至一兩。水煎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④治風毒流注:熊柳根三至四兩,羊肉四兩。酒、水各半或用開水燉服。服后有時更見膿水增加,數(shù)日后逐漸減少,漸生新斂口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
    ⑤治凝痰壅結,咳嗽喘急:熊柳鮮根,酌加冰糖煉膏。每日早晚一羹匙,開水送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  ⑥治手筋足筋拘攣:熊柳鮮根三兩,水二碗半,煎一碗;渣二碗煎一碗,內(nèi)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    ⑦治關節(jié)風濕痛,勞倦乏力:黃鱔藤干根二至三兩。水煎調(diào)酒服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⑧治跌打損傷:黃鱔藤鮮根皮搗爛,或干根皮研末,調(diào)紅酒外敷。(《福建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匙葉草拼音注音Chí Yè Cǎo別名海赤芍、海蘿卜、海金花、土地榆(《福建中草藥》)。出處《福建中草藥》來源為白花丹科植物補血草的根或全草。根全年可采;全草夏、秋采。生境分布生于海濱地帶。分布我國沿海各地。原形態(tài)多年生草本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í Yè Huánɡ Yánɡ別名石黃楊、萬年青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黃楊科植物雀舌黃楊的根、葉或花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uxus bodinieri Levl.采收和儲藏:根全年可挖,洗凈,切片,曬干;葉全年均可采,鮮用或曬干;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í Yè Lónɡ Dǎn別名奧拉毛出處始載于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鑒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龍膽科植物匙葉龍膽的帶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Gentiana spathulifolia Maxim.et Kusnez.采收和儲藏:6-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í Gēnɡ Ténɡ別名武靴藤、金剛藤、蛇天角、飯杓藤來源蘿藦科匙羹藤屬植物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 (Retz.)Schult.[G. alterniflorum (Lour.)Merr.],以根及全株入藥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Shēn Tiáo別名人參條英文名Panax ginseng C.A.Mey來源藥材基源:為五加科植物人參根莖上的不定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anax ginseng C.A.Mey.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挖,洗凈,曬干。原形態(tài)多年生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