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椰子皮
藥材基源: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樹根或根皮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ocos nucifera L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挖取根部,或剝?nèi)「?,洗凈,切段,曬干?/p>生境分布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長熱帶地區(qū)海岸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臺灣、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、海南、廣西及云南。
椰子,大喬木,高15-30m,莖粗壯,有環(huán)狀葉痕,基部增粗,常有簇生小根。葉簇生莖頂;葉柄粗壯,長達1m以上;葉片羽狀全裂,長3-4m;裂片多數(shù),外向折疊,線狀披針形,長65-100cm,寬3-4cm;先端漸尖,革質(zhì)。肉穗花序腋生,長1.5-2m,多分枝,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,雌花散生于下部;佛焰苞紡錘形,厚木質(zhì),最下部的長60-100cm或更長,老時脫落;雄花萼片3,鱗片狀,長3-4mm;花瓣3片,卵狀長圓形,長1-1.5cm;雄蕊6,長4mm;雌花:基部有小苞片數(shù)枚;萼片闊圓形,寬約2.5cm;花瓣與萼片相似,但較小。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,長15-25cm,先端微具3棱,外果皮薄,中果皮厚纖維質(zhì),內(nèi)果皮木質(zhì)堅硬,近基處有3萌發(fā)孔。種子1顆,種皮薄,緊貼著白色堅實的胚乳,胚乳內(nèi)有一富含液汗空腔;胚基生?;?、果期主要在秋季。
味苦;性平
止血;止痛。主鼻衄;胃痛;吐瀉
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;或燒存性研末,每次3g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椰子皮
來源藥材基源: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樹根或根皮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Cocos nucifera L.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挖取根部,或剝?nèi)「?,洗凈,切段,曬干?/p>生境分布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長熱帶地區(qū)海岸。
資源分布:分布于臺灣、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、海南、廣西及云南。
原形態(tài)椰子,大喬木,高15-30m,莖粗壯,有環(huán)狀葉痕,基部增粗,常有簇生小根。葉簇生莖頂;葉柄粗壯,長達1m以上;葉片羽狀全裂,長3-4m;裂片多數(shù),外向折疊,線狀披針形,長65-100cm,寬3-4cm;先端漸尖,革質(zhì)。肉穗花序腋生,長1.5-2m,多分枝,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,雌花散生于下部;佛焰苞紡錘形,厚木質(zhì),最下部的長60-100cm或更長,老時脫落;雄花萼片3,鱗片狀,長3-4mm;花瓣3片,卵狀長圓形,長1-1.5cm;雄蕊6,長4mm;雌花:基部有小苞片數(shù)枚;萼片闊圓形,寬約2.5cm;花瓣與萼片相似,但較小。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,長15-25cm,先端微具3棱,外果皮薄,中果皮厚纖維質(zhì),內(nèi)果皮木質(zhì)堅硬,近基處有3萌發(fā)孔。種子1顆,種皮薄,緊貼著白色堅實的胚乳,胚乳內(nèi)有一富含液汗空腔;胚基生?;?、果期主要在秋季。
性味味苦;性平
功能主治止血;止痛。主鼻衄;胃痛;吐瀉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;或燒存性研末,每次3g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