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甘蕉根、大蕉根
藥材基源:為芭蕉科植物大蕉和香蕉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Musa sapientum L.[Mlparadisiaca L.var.sapientum(L.)O.Kuntze]2.Musa nana Lour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除去莖葉,洗凈,切碎,鮮用或曬干。
1.我國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及云南等地均有培培。原產(chǎn)印度、馬來西亞等地。
2.原產(chǎn)我國南部。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以及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1.大蕉,多年生叢生草本,高3-7m。具匍匐莖,假莖厚而粗重,多少被白粉。葉柄甚伸長,長在30cm以上,多白粉,葉翼閉合;葉直立或上舉,長圓形,長1.5-3m,寬40-60cm,葉面深綠,葉背淡綠,被明顯的白粉,基部近心形或耳形,近對稱,先端銳尖或尖。穗狀花序下垂,花序軸無毛,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5-30cm以上,脫落,外面呈紫紅色,內(nèi)面深紅色,每苞片有花二列,雄花脫落;花被片黃白色,合生花被片長4-6.5cm,離生花被片長約為合生花被片長之半,為透明蠟質(zhì),具光澤,長圓形或近圓形,先端具小突尖、錐尖或卷曲成囊。果序由7-8段至數(shù)十段的果束組成。果長圓形,按長寬比例較短粗,果身直或微彎曲,長10-20cm,棱角明顯,果柄通常伸長,果肉細(xì)膩,緊實(shí),未成熟前味澀,成熟時味甜或略帶酸味,但缺香氣或微具香氣,無種子或具少數(shù)種子?;ā⒐谌?。
2.香蕉, 多年生草本,具匍匐莖。植株叢生,一般高不及2m,高型的達(dá)4-5m。假莖均濃綠而帶黑斑,被白粉,尤以上部為多。葉柄短粗,通常長在30cm以下,葉翼明顯,張開,邊緣褐紅色或鮮紅色。葉片長圓形,長(1.5-)2-2.2m,寬60-70cm,先端鈍圓,基部近圓形,兩側(cè)對稱,葉面深綠色,無白粉,葉背淺綠色,被白粉。德狀花序下垂,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,苞片外面暗紫色,雄花苞片不脫落,每苞片內(nèi)有花2列;花乳白色或略帶淺紫色,離生花被片近圓形,全線,先端有錐狀急尖,合生花被片的中間二側(cè)生小裂片,長約為中央裂片的1/2。最大的果叢有果360個之多,重可達(dá)32kg;一般的果叢有果8-10段,有果150-200個;果長圓形,長15-25cm,果棱明顯,有4-5棱,先端漸狹,果柄短,果皮青綠色,果肉甜滑,無種子,香味特濃?;ā⒐谌?。
有人測試了新鮮大蕉莖汁的溶石活性。以鋅片植入大白鼠膀胱引起尿路結(jié)石,用草酸鈣追蹤,主要由磷酸鎂鋁形成,大蕉莖汁每日3ml/只,口服,發(fā)現(xiàn)具有減輕結(jié)石形成作用或溶解已形成的結(jié)石。
胃經(jīng)
味甘;性寒
《得配本草》:“多服動冷氣。胃弱脾弱、腫毒系陰分者禁用。”
清熱涼血;解毒。主熱病煩渴;血淋;癰腫
內(nèi)服:煎湯,30-60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絞汁涂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甘蕉根、大蕉根
來源藥材基源:為芭蕉科植物大蕉和香蕉的根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Musa sapientum L.[Mlparadisiaca L.var.sapientum(L.)O.Kuntze]2.Musa nana Lour
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除去莖葉,洗凈,切碎,鮮用或曬干。
生境分布1.我國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及云南等地均有培培。原產(chǎn)印度、馬來西亞等地。
2.原產(chǎn)我國南部。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以及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原形態(tài)1.大蕉,多年生叢生草本,高3-7m。具匍匐莖,假莖厚而粗重,多少被白粉。葉柄甚伸長,長在30cm以上,多白粉,葉翼閉合;葉直立或上舉,長圓形,長1.5-3m,寬40-60cm,葉面深綠,葉背淡綠,被明顯的白粉,基部近心形或耳形,近對稱,先端銳尖或尖。穗狀花序下垂,花序軸無毛,苞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15-30cm以上,脫落,外面呈紫紅色,內(nèi)面深紅色,每苞片有花二列,雄花脫落;花被片黃白色,合生花被片長4-6.5cm,離生花被片長約為合生花被片長之半,為透明蠟質(zhì),具光澤,長圓形或近圓形,先端具小突尖、錐尖或卷曲成囊。果序由7-8段至數(shù)十段的果束組成。果長圓形,按長寬比例較短粗,果身直或微彎曲,長10-20cm,棱角明顯,果柄通常伸長,果肉細(xì)膩,緊實(shí),未成熟前味澀,成熟時味甜或略帶酸味,但缺香氣或微具香氣,無種子或具少數(shù)種子?;ā⒐谌?。
2.香蕉, 多年生草本,具匍匐莖。植株叢生,一般高不及2m,高型的達(dá)4-5m。假莖均濃綠而帶黑斑,被白粉,尤以上部為多。葉柄短粗,通常長在30cm以下,葉翼明顯,張開,邊緣褐紅色或鮮紅色。葉片長圓形,長(1.5-)2-2.2m,寬60-70cm,先端鈍圓,基部近圓形,兩側(cè)對稱,葉面深綠色,無白粉,葉背淺綠色,被白粉。德狀花序下垂,花序軸密被褐色絨毛,苞片外面暗紫色,雄花苞片不脫落,每苞片內(nèi)有花2列;花乳白色或略帶淺紫色,離生花被片近圓形,全線,先端有錐狀急尖,合生花被片的中間二側(cè)生小裂片,長約為中央裂片的1/2。最大的果叢有果360個之多,重可達(dá)32kg;一般的果叢有果8-10段,有果150-200個;果長圓形,長15-25cm,果棱明顯,有4-5棱,先端漸狹,果柄短,果皮青綠色,果肉甜滑,無種子,香味特濃?;ā⒐谌?。
藥理作用有人測試了新鮮大蕉莖汁的溶石活性。以鋅片植入大白鼠膀胱引起尿路結(jié)石,用草酸鈣追蹤,主要由磷酸鎂鋁形成,大蕉莖汁每日3ml/只,口服,發(fā)現(xiàn)具有減輕結(jié)石形成作用或溶解已形成的結(jié)石。
歸經(jīng)胃經(jīng)
性味味甘;性寒
注意《得配本草》:“多服動冷氣。胃弱脾弱、腫毒系陰分者禁用。”
功能主治清熱涼血;解毒。主熱病煩渴;血淋;癰腫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0-60g;或搗汁。外用:適量,搗敷;或絞汁涂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