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察區(qū)大絲美多(藏名)
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為百合科植物瀾江百合的鱗莖。8~9月采挖,洗凈泥土,剝?nèi)△[片,用開水略燙,曬干。
生于山坡雜草叢的向陽地。分布西藏、云南等地。
瀾江百合,又名:洱源百合。
多年生草本,高50~150厘米。鱗莖具多枚鱗片,球形。莖單一,粗糙。葉無柄,長圓狀橢圓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兩面中脈上粗糙?;?朵,頂生,花被片6,外卷,長圓形或線形,先端漸尖,淡紅色,有少數(shù)斑點(diǎn)。蒴果。
性寒,味苦甘。
潤肺止咳,清熱安神。治肺結(jié)核,久咳吐血,慢性支氣管炎,恍惚不寐等癥。
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上述品種及卓巴百合的鱗莖,在西藏均作百合入藥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(xué)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(hào):魯ICP備19034508號(hào)-2
察區(qū)大絲美多(藏名)
出處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瀾江百合的鱗莖。8~9月采挖,洗凈泥土,剝?nèi)△[片,用開水略燙,曬干。
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雜草叢的向陽地。分布西藏、云南等地。
原形態(tài)瀾江百合,又名:洱源百合。
多年生草本,高50~150厘米。鱗莖具多枚鱗片,球形。莖單一,粗糙。葉無柄,長圓狀橢圓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兩面中脈上粗糙?;?朵,頂生,花被片6,外卷,長圓形或線形,先端漸尖,淡紅色,有少數(shù)斑點(diǎn)。蒴果。
性味性寒,味苦甘。
功能主治潤肺止咳,清熱安神。治肺結(jié)核,久咳吐血,慢性支氣管炎,恍惚不寐等癥。
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備注上述品種及卓巴百合的鱗莖,在西藏均作百合入藥。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