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瀾江百合

    拼音注音Lán Jiānɡ Bǎi Hé別名

    察區(qū)大絲美多(藏名)

    出處

    《西藏常用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百合科植物瀾江百合鱗莖。8~9月采挖,洗凈泥土,剝?nèi)△[片,用開水略燙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山坡雜草叢的向陽地。分布西藏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瀾江百合,又名:洱源百合。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50~150厘米。鱗莖具多枚鱗片,球形。莖單一,粗糙。葉無柄,長圓狀橢圓形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,兩面中脈上粗糙?;?朵,頂生,花被片6,外卷,長圓形或線形,先端漸尖,淡紅色,有少數(shù)斑點(diǎn)。蒴果。

    性味

    性寒,味苦甘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潤肺止咳,清熱安神。治肺結(jié)核,久咳吐血,慢性支氣管炎,恍惚不寐等癥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3錢。

    備注

    上述品種及卓巴百合的鱗莖,在西藏均作百合入藥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Cì Méi Guǒ Gēn別名野玫瑰根(《吉林醫(yī)藥資料》(1):32,1971)出處《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山刺玫的根。功能主治《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(cè)》:“治經(jīng)血不止,刺莓果根六錢,水煎加雞蛋同服。“臨床應(yīng)用防治細(xì)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Bō別名潑盤、托盤(《救荒本草》),空腹蓮、空腹妙、飯包菠、雅早(《閩東本草》),飯消扭、地苗、田母,田角公(《浙江天目山藥植志》)。出處《閩東本草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蓬蘽的根或葉。春、夏之間采收,鮮用或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野、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Línɡ別名野菱(《綱目》)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果實(shí)。生境分布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溝內(nèi)。分布長江流域。原形態(tài)一年生水生草本。浮生葉通常斜方形,或三角狀菱形,長2~5厘米,寬2~7厘米,上面光滑,下面的主脈上略有長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ì Línɡ Gēn出處《綱目拾遺》來源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。功能主治利水通淋。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0.5~1兩。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刺萆薢拼音注音Cì Bì Xiè別名大菝葜、紅萆薢來源百合科菝葜屬植物刺萆薢Smilax ferox Wall. Ex Kunth,以根狀莖入藥。秋冬春采集,洗凈切片,曬干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祛風(fēng)利濕,解毒。用于風(fēng)濕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