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雪蓮花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雪蓮花拼音注音Xuě Lián Huā來源

    菊科風毛菊屬植物綿頭雪蓮花Saussurea laniceps Hand.-Mazz.和毛頭雪蓮花S. eriocephala Franch,以帶根全草入藥。夏季采收,全株拔起,抖凈泥沙,晾干。

    性味

    甘、微苦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腎壯陽,調(diào)經(jīng)止血。用于雪盲,牙痛,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陽痿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崩漏,白帶;外用治創(chuàng)傷出血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;外用適量,鮮全草搗爛敷患處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藥大辭典》:雪蓮花拼音注音Xuě Lián Huā別名

    雪蓮(《西北域記》),霄荷花(《綱目拾遺》),大拇花(《修訂增補天寶本草》),大木花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綱目拾遺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菊科植物綿頭雪蓮花、大苞雪蓮花、水母雪蓮花等的帶花全株。6~7月間開花時采收,拔起全株,除去泥沙,晾干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①綿頭雪蓮花

    多年生草本,全體密被白色或淡黃色長柔毛,高10~25厘米。莖常中空,棒狀,基部有棕黑色殘存葉片。葉互生,密集,無柄,披針形或狹倒卵形,長2~10厘米,寬0.5~1.5厘米,邊緣羽裂或具粗齒,密被白色長茸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密集,每序長15~25毫米;總苞片狹長倒披針形,長約12毫米,寬約2毫米,無毛,有光澤,中央草質(zhì),邊緣膜質(zhì),有3條明顯的縱脈;花兩性,全為管狀花,長約1厘米,直立,花冠管與檐部等長,裂片披針形;花藥基部箭形;花柱線形。瘦果,長約7毫米,扁平,棕色,有不明顯的4棱;冠毛2層,外層冠毛較短,上具短毛,內(nèi)層為羽狀?;ㄆ?~7月。

    生長于高山上,以流沙灘上的巖石縫中較多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②大苞雪蓮花,又名:新疆雪蓮花。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10~30厘米。莖粗壯,基部有許多棕褐色絲狀殘存葉片。葉密集,無柄,葉片倒披針形,長10~18厘米,寬2.5~4.5厘米,先端漸尖,基部抱莖,邊緣有鋸齒。頭狀花序頂生,密集;總苞片葉狀,卵形,多層,近似膜質(zhì),白色或淡綠黃色;花棕紫色,全為管狀花。瘦果,冠毛白色。刺毛狀。花期7月。

    生于高山石縫、礫石和沙質(zhì)河灘中。分布新疆、青海,甘肅。

    ③水母雪蓮花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10~20厘米,全株密被白色綿毛。莖短而粗。葉密生,具長而扁的葉柄;葉片卵圓形、倒卵形,間或扇形,邊緣有條裂狀鋸齒,齒尖急尖,上部葉成菱形、披針形,基部延伸成翅柄或否。頭狀花序密集,無總梗,總苞球形,總苞片2~3層,膜質(zhì)。線狀長圓形,不等長;花紫色。瘦果,冠毛2層,灰白色,外層刺毛狀,內(nèi)層為羽狀。

    生于高山礫石間。分布于青海、甘肅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此外,尚有西藏雪蓮花又名三指雪蓮花,毛頭雪蓮花等亦同等入藥。西藏雪蓮花高約15厘米,全株密被白色長綿毛。葉密集,葉片羽狀分裂,被長綿毛,無柄。頭狀花序頂生,密集;花紫紅色。分布西藏。毛頭雪蓮花高15~25厘米。全株密被白色長綿毛。葉羽狀深裂,上面綠色,下面密被白綿毛。頭狀花序包藏在白色綿毛中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:"入肝、脾、腎三經(jīng)。"

    性味

    甘苦,溫(大苞雪蓮花有毒)。

    ①《綱目拾遺》:"性大熱。"

    ②《四川中藥志》:"性溫,味淡酸,無毒。"

    ③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:"味微苦,性熱,有毒。"

    ④《云南中草藥》:"甘微苦,溫。"

    注意

    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:"孕婦忌服。過量可致大汗淋漓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除寒,壯陽,調(diào)經(jīng),止血。治陽萎,腰膝軟弱,婦女崩帶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外傷出血。

    ①《柑園小識》:"除冷痰,助陽道。"

    ②《綱目拾遺》:"治-切寒癥。又,陳海曙云:治痘不起發(fā)及悶瘄悶痘,用一瓣入煎藥中。"

    ③《四川中藥志》:"除寒痰水飲,壯陽,補血,溫暖子宮。治男子陽痿,女子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及崩帶。"

    ④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:"通經(jīng)活血,強筋骨,促進子宮收縮。治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婦女小腹冷痛,閉經(jīng),胎衣不下,麻疹不透,肺寒咳嗽,陽萎。"

    ⑤《云南中草藥》:"調(diào)經(jīng),止血,治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,雪盲,牙痛,外傷出血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(大苞雪蓮花2~5分);或浸酒。外用: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陽痿:雪蓮花、冬蟲夏草,泡酒飲。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

    ②治婦女崩帶:雪蓮花、蛾參,黨參,燉雞吃。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

    ③治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婦女小腹冷痛,閉經(jīng),胎衣不下:雪蓮五錢,加白酒或黃酒100毫升,泡七天。每服10毫升,一日二次。(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)

    ④治雪盲,牙痛:雪蓮花二至四錢。生吃或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⑤治外傷出血:雪蓮花適量,敷患處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雪蓮花拼音注音Xuě Lián Huā別名

    雪蓮、雪荷花、大拇花、大木花

    英文名Snow Lotus Herb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拾遺》。

    1.《柑園小識》:雪蓮生西藏, 藏中積雪不消,暮春初夏,生于雪中,狀如雞冠,花葉逼肖,花高尺許,雌雄相并而生,雌者花圓,雄者花尖,色深紅。

    2.《綱目拾遺》:雪荷花產(chǎn)伊犁西北及金川等處大寒之地,積雪春夏不散,雪中有草,類荷花,獨莖,亭亭雪間可愛。較荷花略細,其瓣薄而狹長,可三、四寸,絕似筆頭,云浸酒則色微紅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綿頭雪蓮花、鼠曲雪蓮花、水母雪蓮花、三指雪蓮花、槲葉雪蓮花的帶根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Saussurea laniceps Hand.-Mazz.2.Saussrea gnaphaloides (Royle) Sch.-Bip.3.Saussurea medusa Maxim .4.Saussurea tridactyla Sch.-Bip.ex Hook. F.5.Saussurea quercifolia W.W.Smith

    采收和儲藏:每個6-7月間,開花時拔取全株,除去泥土,晾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生于高山石灘或石隙中。

    2.生于高山山頂碎石間。

    3.生于海拔4100-4800m的高山多礫石山坡和流石灘上。

    4.生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流石灘上。

    5.生于高山草坡上。

    資源分布:1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2.分布于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
    3.分布于甘肅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4.分布于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    5.分布于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綿頭雪蓮花 多年生草本,高15-30cm。根莖粗,頸部被褐色列存葉柄。莖粗壯,直立,上部有白色密綿毛。葉極密集,葉片倒披針形或匙形,長8-15cm,寬1.5-2cm,先端稍尖,基部漸狹成葉柄,邊緣有波狀鋸齒,上面有蛛絲狀綿毛,后漸脫落,下面密生褐色絨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無梗,在莖上部排成橢圓形穗狀;苞葉條狀披針形,被白色密綿毛;總苞半球狀;外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,長約2.5cm,先端長漸尖,有白色密綿毛,內(nèi)層總苞片披針形,頂端條狀長漸尖,有黑褐色長毛;花白色,長10-12mm,檐部圓柱狀,長約為筒部的三倍。瘦果長約3mm;冠毛黑褐色,外層短,粗毛狀,易脫落,內(nèi)層羽毛狀。花期6-7個。

    2.鼠曲雪蓮花 多年生多次結(jié)實的矮小草本,高1.5-6cm。根莖纖細,常發(fā)出1到數(shù)個蓮座狀葉從,頸部有褐色殘存葉柄。莖直立。葉密集;葉片長圓形或匙形,長2-4cm,密3-8mm,先端鈍或稍鈍,基部漸狹成柄,上部邊緣有疏圓齒或全緣,兩面被白色或黃褐色絨毛,葉柄稍擴大,紫色;上部葉小,苞葉狀,包裹球狀花序,密被灰褐色綿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無梗,在莖端集成球狀;總苞直徑7-10mm;總苞片3-4層,紫紅色,外層長圓狀卵形,先端稍鈍,有密綿毛,內(nèi)層披針形,先端漸尖;花淺紅色,長8-10mm。瘦果長約3mm;冠毛淡褐色,外層少數(shù),毛狀,內(nèi)層羽狀。

    3.水母雪蓮花 多年生草本,高8-15cm。根莖細長,有褐色殘存葉柄,自頸部發(fā)出蓮座狀葉叢。莖直立,被蝗絲狀綿毛。葉密集,基部葉倒卵形或卵狀菱形,先端圓鈍,上半部邊緣有8-12個粗齒,基部楔形,漸狹成長2.5cm而基部紫色的鞘狀葉柄;上部葉漸小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頂端尖或漸尖,兩面被白色綿毛;最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,邊緣有條裂或細齒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在莖端密集成球狀,無梗;總苞狹筒狀,長10-15mm;總苞片外層條狀長圓形,紫色,有白色或褐色綿毛;內(nèi)層倒披針形;花冠紫色,長約12mm。瘦果條狀紡錘形,長8-9mm;冠毛白色,內(nèi)層羽毛狀?;ㄆ?-8月,果期8-9月。

    4.三指雪蓮花 多年生草本,高達15cm。根黃棕色或棕褐色,直徑約6mm,頸部向上漸粗,有眾多褐色殘存的葉柄。莖直立,不分枝,全株密被灰白色長綿毛。葉互生,密集于莖上,全緣或具3-6淺裂片,裂片先端鉤卷。紫紅色頭狀花序集成半球狀,在莖頂端半外露于白色葉和苞片之;花全部為管狀;花托有刺毛。瘦果的冠毛刺毛狀,淡褐色。

    5.槲葉雪蓮花 多年生草本,高4-6cm,簇生。根莖粗,常分枝,頸部有褐色殘存葉柄。莖直立,被白色絨毛?;咳~橢圓形或狹倒卵形,長3-4cm,寬6-15mm,先端稍鈍,基部楔形,邊緣有粗鋸齒,上面有白色疏毛,下面密被白色絨毛;上部葉漸小,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,邊緣有疏齒或近全緣。頭狀花序多形或條狀披針形,先端漸尖,邊緣有疏齒或近全緣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無梗,在莖頂端密集成球狀,基部有白色絨毛,內(nèi)層線狀披針形形;托片剛毛狀,短;花紅紫色,長8-10mm。瘦果長3-4mm;冠毛黑褐色,外層少數(shù),粗毛狀,易脫落,內(nèi)層羽毛狀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(1)綿頭雪蓮花 全草干縮呈棉花團狀,上寬下狹,略呈倒圓錐形,長10-30cm;全體密被交織的白色或淡黃色長棉毛。根莖粗壯,表面棕褐色,外層易剝落,有褐色殘留葉柄。葉極密集,倒披針形或匙形,枯綠或棕色,長8-15cm,寬1.5-2cm,先端稍尖,基部漸狹成長柄,邊緣有波狀淺齒,上面密生蛛絲狀綿毛工脫落,下面密生褐色絨毛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無梗,在莖上部排成橢圓形穗狀,苞片條狀披針表、棕綠色,被白色密綿毛;總苞半球形,外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,有白色密綿毛;內(nèi)層披針形,有黑褐色長毛。花白色,常脫落。瘦果長約3mm;冠毛黑褐色。氣微,味淡。

    (2)鼠曲雪蓮花 地上產(chǎn)分長1.5-6cm。根莖纖細而長,常有1至數(shù)個蓮座狀葉叢。葉短圓形或匙形,長2-4cm,寬3-8mm,兩面被白色或黃褐色絨毛,上部邊緣有疏圓齒工全緣;葉柄稍擴大,紫色;上部葉小,包裹球狀花序。花淺紅色。冠毛淡褐色,外層少數(shù),毛狀,內(nèi)層羽狀。

    (3)水母雪蓮花 地上部分長8-15cm。柱根長約15cm。根莖細長,有褐色殘留葉柄?;康氐孤研位虺仔位虺仔危习氩窟吘売?-12個粗齒,基部楔形;上部葉漸小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兩面被白色綿毛;最上部葉條形或條狀披針形,邊緣條裂或細齒?;ㄗ仙虻t色。冠毛白色,內(nèi)層羽狀。

    (4)三指雪蓮花 地上部分長達15cm。根圓柱形,肉質(zhì)。葉羽狀分裂,裂片先端鉤卷。頭狀花序紫紅色多數(shù),集成半球形,半外露于白色葉及苞片之外;花擅長 有刺毛。冠毛淡褐色,刺毛狀。

    (5)槲葉雪蓮花 地上部分長4-6cm,簇生。根莖粗,常分枝。基部葉橢圓形或狹倒卵形,長3-4cm,寬6-15mm,邊緣有粗鋸齒,上面扔白色疏毛,下面密被白以絨毛;上部葉漸小,披針形,有疏齒或全緣。頭狀花序序多數(shù)密集成球狀?;t紫色。冠毛黑褐色,外層易脫落,內(nèi)層羽毛狀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1.綿頭雪蓮花 全草含東莨菪素(scopoletin),傘形花內(nèi)酯(umbelliferone),對-羥基苯乙酮(p-hy-droxyacetophenone),正三十一烷(n-hentriacontane),大黃素甲醚(physcion),和β-谷甾醇(β-istosterol)。

    2.-D-葡萄糖甙(chrysoeriol-7-O-β-D-glucoside),芹菜素-7-O-β-D-葡萄糖甙(api-genin-7-O-glucoside),吡喃葡萄糖甙[luteolin-7-O-α-Drhamnopyra-nosyl(1→2)-β-D-glucopyranoside],芹菜素-7-O-α-L-吡喃鼠李糖基(1→2)-Βd-吡喃葡萄糖甙[apigenin-7-O-α-L-rhamnopyranosyl(1→2)-β-D-glucopyranoside],槲皮素-3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O-β-D-glucopyranoside),芹菜素(apigenin),木犀草素(luteolin),牛蒡甙(arctiin)。水母雪蓮還含雪蓮多糖(saus-surea polysaccharide)。從全草中分出結(jié)構(gòu)尚未清楚的雪蓮黃酮甙(saussurea flavone glucoside)A1、A2、A3、A4、A5[5]。

    3.叢株雪蓮花(Saussurea tridactyla Sch.-Bip.var. maid-ugonla S. W. Liou)全植物含芹菜素,芹菜素-7-β-D-葡萄糖甙,傘形花內(nèi)酯,傘形花內(nèi)酯-7-β-D-葡萄糖甙甙(umbelliferone-7-β-D- glucoside ),東莨菪素,對-羥基苯乙酮,-3吲哚乙酸(3-indolylacetic acid),秋水集郵冊堿(colchicine)及β-谷甾醇[6]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抗炎鎮(zhèn)痛:雪蓮總堿100mg/kg皮下注射,對小鼠醋引起的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無明顯影響,20mg/kg腹腔注射對大鼠蛋清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有抑制作用。雪蓮黃酮0.5、5mg/kg腹腔注射,對大鼠蛋清性足跖腫脹有抑制作用;20mg/kg腹腔注射,小鼠熱板法試驗表明有鎮(zhèn)痛作用;100mg/kg腹腔注射使大鼠腎上腺維生素C含量下降。雪蓮注射液(0.4g/ml)1ml/只腹腔注射對大鼠蛋清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有抑制作用,0.2ml/只腹腔注射,小鼠熱板法試驗有鎮(zhèn)痛作用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歸肚;腎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微苦;笥溫

    注意

    孕婦忌服,過量可致大汗淋漓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腎壯陽;調(diào)經(jīng)止血。主陽痿;腰膝酸軟;婦子帶下,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;風濕痹癥;外傷出血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12g或浸酒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陽痿: 雪蓮花、冬蟲夏草,泡酒飲。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②治婦女崩帶: 雪蓮花、峨?yún)?、黨參,燉雞吃。 (《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》)③治風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,婦女小腹冷痛,閉經(jīng),胎衣不下: 雪蓮五錢,加白酒或黃酒100毫升,泡七天。每服10毫升,一日二次。(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)④治雪盲,牙痛: 雪蓮花二至四錢。生吃或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⑤治外傷出血: 雪蓮花適量,敷患處。(《云南中草藥》)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本草拾遺》:主野雞痿瘡。

    2.《四川中藥志》:治濕熱身癢,風濕痹痛,腳膝腫痛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。功能主治孫思邈:“治腸風下血,百合子酒炒微赤,研末,湯服?!罢洝吨兴幋筠o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合花拼音注音Bǎi Hé Huā出處《滇南本草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。化學(xué)成分參見“百合“條。歸經(jīng)《滇南本草》:“入肺?!靶晕丁兜崮媳静荨罚骸靶晕⒑?,味甘微苦?!白⒁狻兜崮媳静荨罚骸胺斡酗L邪者忌用?!肮δ苤髦螡櫡?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百味參拼音注音Bǎi Wèi Shēn別名小棕皮來源百合科肺筋草屬植物百味參Aletris lanuginosa Bur. et Franch.,以全草入藥。秋季采收,洗凈曬干。性味辛、微苦,溫。功能主治補虛斂汗,止血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Wèi Yè別名沙癩葉、三股筋來源樟科百味葉Neocinnamomum poilanei H. Liou,以葉、根皮、莖皮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甘、辛,溫。功能主治祛瘀活血,散寒止痛。主治風濕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,跌打瘀血腫痛,骨折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Wěi Sǔn別名石竹根(《草木便方》),竹林梢、萬花梢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黃牛尾巴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竹林霄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萬壽竹之根莖及根。夏,秋間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(qū)林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