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蘘荷子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蘘荷子拼音注音Xiānɡ Hé Zǐ出處

    《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為姜科植物蘘荷果實(shí)。

    注意

    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有胃出血史者忌用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"治胃痛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1~2兩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胃痛:蘘荷開裂的果實(shí)三至四兩,白糖適量。水煎服。或果軸連根莖五錢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蘘荷子拼音注音Xiānɡ Hé Zǐ英文名Fruit of Mioga Ginger出處

    出自《本草綱目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姜科植物蘘荷的果實(shí)。

    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Zingiber mioga (Thunb.) Rosc.

    采收和儲(chǔ)藏:果實(shí)成熟開裂時(shí)采收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山谷中陰濕處,江蘇也有栽培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浙江等地。自產(chǎn)自銷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蘘荷,多年生草本,高0.5-1m。根莖肥厚,圓柱形,淡黃色。葉柄長0.5-1.7cm或無柄;葉舌膜質(zhì),2裂,長0.3-1.2cm;葉片披針狀橢圓形或線狀披針形,長20-37cm,寬3-6cm,葉面無毛,葉背無毛或被稀疏的長柔毛,;中脈粗壯,側(cè)脈羽狀,近平行。穗狀花序橢圓形,長5-7cm,單獨(dú)由根莖生出,總花梗無到長達(dá)17cm,被長圓形鱗片狀鞘;苞片覆瓦狀排列,橢圓形,紅綠色,具紫脈;花萼管狀,長2.5-3cm,一側(cè)開裂,花冠管長4-5cm,裂片披針形,長2.7-3cm,寬約7mm,淡黃色;唇瓣卵形,3裂,中裂片長約2.5cm,寬約4mm;花藥、藥隔附屬體各長約1cm。蒴果倒卵形,熟時(shí)裂成3瓣,果皮里面鮮紅色;種子黑色,被白色假種皮?;ㄆ?-10月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性溫

    注意

    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:有胃出血史者忌用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胃止痛。主胃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治胃痛:羹荷開裂的果實(shí)三至四兩,白糖適量。水煎服?;蚬S連根莖五錢,水煎服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Guì Mù Gēn別名將軍樹根來源藥材基源: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。拉丁植物動(dòng)物礦物名:1.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.2.Artpcapus nitidus Trec.subsp.lingna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Huà Pí?jiǎng)e名刻因托斯(維名)。出處《新疆中草藥手冊》來源為樺木科植物疣枝樺的樹皮。采伐樹木時(shí)剝皮,曬干,生用或炒炭用。生境分布生于河灘、山谷或針葉林緣。分布新疆北部。原形態(tài)疣枝樺,又名:疣樺。落葉喬木。樹皮灰白色,由數(shù)層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梅拼音注音Bái Méi別名鹽梅(《尚書》),霜梅(《綱目》),白霜梅(《本草便讀》)。出處《本草經(jīng)集注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(shí),經(jīng)鹽漬而成。性味酸澀咸,平。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“暖,無毒?!阿凇毒V目》:“酸咸,平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Méi Huā別名綠萼梅(《綱目拾遺》),綠梅花(《藥材學(xué)》)。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。1~2月間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,攤置席上,曬干。雨天可用炭火烘干。性狀干燥花蕾,呈圓球形,直徑4~8毫米,基部常帶有小梗。苞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Duàn來源椴樹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.,以樹皮、根。生境分布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。功能主治癆傷初起:樹皮或根半斤,水煎,加紅糖,沖黃酒或白酒,早晚飯前分服。久咳:根7~8錢,曬干蜜炙,水煎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