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向日葵花托

    拼音注音Xiànɡ Rì Kuí Huā Tuō別名

    向日葵花盤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,向日葵餅(《湖北科技》(8):60,1972),葵房(佳木斯醫(yī)學(xué)院《葵花盤降壓作用試驗(yàn)研究》1973)。

    出處

    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菊科植物向日葵花托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形態(tài)詳"向日葵子"條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向日葵花盤的乙醇浸出液對麻醉貓靜脈注射,可有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,其降壓原理可能與擴(kuò)張血管有關(guān)。

    性味

    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甘,溫,無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治頭痛,目昏,牙痛,胃、腹痛,婦女月經(jīng)痛,瘡腫。

    ①《福建民間草藥》:"利小便,清濕熱,通竅,逐風(fēng),滑胎催產(chǎn)。"

    ②《浙江中藥資源名錄》:"治流火。"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0.8~1兩。

    復(fù)方

    ①治風(fēng)熱挾濕頭痛:干向日葵花盤八錢至一兩(或加雞蛋一個)。和水煎成半碗,飯后服,日兩次。(《福建民間草藥》)

    ②治眼蒙:葵花盤煎水,燉蛋吃。

    ③治牙痛:葵花盤一個,枸杞根,煎水,泡蛋服。

    ④治胃、腹痛:葵花盤一個,豬肚一個。煮服。

    ⑤治婦女經(jīng)前或經(jīng)期小腹痛:葵花盤一至二兩。水煎,加紅糖一兩服。

    ⑥治背疽潰爛面積大,膿孔多:葵花盤燒存性,研末,麻油調(diào)搽。(②方以下出江西《草藥手冊》)

    臨床應(yīng)用

    ①治療關(guān)節(jié)炎及無名腫毒

    取向日葵盤(開花時采下)適量,加水煎成膏狀,外敷治30余例無名腫毒、風(fēng)濕性關(guān)節(jié)炎、肩關(guān)節(jié)周圍炎,均有一定效果。

    ②治療乳腺炎

    取向日葵餅,去子,曬干切碎,炒焦,研末。用白酒或開水加糖沖服,每次3~5錢,每日3次。服第1次時,必須發(fā)汗。臨床治療122例,均獲一定效果。

    ③治療腫瘤

    用向日葵盤3兩和鳳尾草2兩,水楊梅(全草)2兩,水煎1~2小時成半膠凍狀,口服,每天1劑,30~60劑為一療程。治療滋養(yǎng)葉腫瘤(絨毛膜上皮癌、惡性葡萄胎)3例,其中1例輔以小劑量氮芥共12毫克,均臨床治愈。2例服藥50~60劑后癥狀消失,1例連服6個月而愈,其中2例3年未見復(fù)發(fā)。

    ④用于降血壓

    動物實(shí)驗(yàn)證明,葵花盤乙醇浸出液有顯著的降壓作用。臨床試用葵花盤糖漿(每100毫升含葵花盤干粉1.5兩),每次20毫升,日服三次,觀察二、三期高血壓病人10例,經(jīng)二月后4例顯效,4例改善,2例無效(系三期患者,但其中1例癥狀亦有改善)。有效病例均于一周內(nèi)血壓開始下降。未見副作用及肝功能變化。遠(yuǎn)期療效及降壓原理尚待證實(shí)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ài Jiànɡ Cǎo別名黃花敗醬、龍芽敗醬、黃花龍牙來源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黃花龍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. ex Link.,白花敗醬(苦齋)P. villosa (Thunb.) Juss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辮子草根拼音注音Biàn Zi Cǎo Gēn出處《云南中草藥》來源為豆科植物小葉三點(diǎn)金的根。夏、秋采收。性味江西《草藥手冊》:“甘,平。“功能主治清熱利濕,止血,通絡(luò)。治黃疸,痢疾,小便淋痛,風(fēng)濕痛,咯血,崩漏,白帶,痔瘡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處始載于《中國植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碗蕨科植物邊緣鱗蓋蕨的嫩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icrolepia hancei Prantl采收和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 Xuè Léi別名鼻血雷、鼻血蓮來源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管花馬兜鈴Aristolochia tubiflora Dunn,以根入藥。冬季采挖,洗凈切段,曬干或鮮用。性味辛、苦,寒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,止痛。用于胃痛;外用治毒蛇咬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遍地金拼音注音Biàn Dì Jīn別名小疳藥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魚膽、肝炎草、螞蟻草來源金絲桃科遍地金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,以全草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、廣西。性味苦,平。功能主治清熱解毒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