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五指毛桃、五爪龍、五指牛奶、土北芪。
Radix Fici Hirtae。
??浦参锎秩~榕Ficus hirta Vahl.的根。
灌木,落葉小喬木。全株多少被銹色或黃色剛毛和貼伏的硬毛;嫩枝圓柱狀,常中空。葉互生,紙質(zhì),多型,為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,有時為闊卵形,頂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圓或心形,常3~5深裂或淺裂,間有不規(guī)則分裂,很少淺波狀或不裂,葉緣和裂片邊緣有鋸齒,兩面粗糙,常有凸點;基出脈3~5條,偶有7條,中脈每邊有側(cè)脈4~7條;托葉卵狀披針形。隱頭花序腋生或生于無葉老枝上,幾乎全年可見,球形,頂端有臍狀凸起,無總花梗。
常生于曠野、山地灌木叢中或疏林中。分布于廣東及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各地。
全年均可采收。挖取根部,洗凈,除去細根,斬短段或切片,曬干。
圓柱形短段或片狀。表面灰黃色或黃棕色,有紅棕色花斑紋及細密縱皺紋,可見橫向皮孔。質(zhì)堅硬,不易折斷。橫切面皮部薄而韌,易剝離,富纖維性,似麻皮樣;木部寬大,淡黃白色,有較密的同心性環(huán)紋。縱切面木紋順直。氣微香,有類似油臆氣,味微甘。
性微溫,味甘。歸肺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。
益氣健脾、祛痰平喘、行氣化濕、舒筋活絡(luò)。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。
用量15~30克,煎服。用治肺虛痰喘咳嗽、脾胃氣虛之肢倦無力、食少腹脹、脾虛水腫、帶下、風濕痹痛、腰腿痛;也用治慢性肝炎、肝硬化腹水。
含揮發(fā)油、氨基酸、糖類、甾類、香豆精、生物堿及有機酸等。水煎劑、乙醇提取物等對小鼠有較好的鎮(zhèn)咳、祛痰作用;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甲型鏈球菌有較好的抑菌作用。
虛寒者禁服。
其他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
網(wǎng)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五指毛桃、五爪龍、五指牛奶、土北芪。
英文名Radix Fici Hirtae。
來源??浦参锎秩~榕Ficus hirta Vahl.的根。
植物形態(tài)灌木,落葉小喬木。全株多少被銹色或黃色剛毛和貼伏的硬毛;嫩枝圓柱狀,常中空。葉互生,紙質(zhì),多型,為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,有時為闊卵形,頂端短尖或漸尖,基部圓或心形,常3~5深裂或淺裂,間有不規(guī)則分裂,很少淺波狀或不裂,葉緣和裂片邊緣有鋸齒,兩面粗糙,常有凸點;基出脈3~5條,偶有7條,中脈每邊有側(cè)脈4~7條;托葉卵狀披針形。隱頭花序腋生或生于無葉老枝上,幾乎全年可見,球形,頂端有臍狀凸起,無總花梗。
生境分布常生于曠野、山地灌木叢中或疏林中。分布于廣東及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各地。
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收。挖取根部,洗凈,除去細根,斬短段或切片,曬干。
性狀圓柱形短段或片狀。表面灰黃色或黃棕色,有紅棕色花斑紋及細密縱皺紋,可見橫向皮孔。質(zhì)堅硬,不易折斷。橫切面皮部薄而韌,易剝離,富纖維性,似麻皮樣;木部寬大,淡黃白色,有較密的同心性環(huán)紋。縱切面木紋順直。氣微香,有類似油臆氣,味微甘。
性味歸經(jīng)性微溫,味甘。歸肺經(jīng)、脾經(jīng)、胃經(jīng)、大腸經(jīng)、肝經(jīng)。
功能主治益氣健脾、祛痰平喘、行氣化濕、舒筋活絡(luò)。屬補虛藥下屬分類的補氣藥。
臨床應用用量15~30克,煎服。用治肺虛痰喘咳嗽、脾胃氣虛之肢倦無力、食少腹脹、脾虛水腫、帶下、風濕痹痛、腰腿痛;也用治慢性肝炎、肝硬化腹水。
主要成分含揮發(fā)油、氨基酸、糖類、甾類、香豆精、生物堿及有機酸等。水煎劑、乙醇提取物等對小鼠有較好的鎮(zhèn)咳、祛痰作用;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甲型鏈球菌有較好的抑菌作用。
注意虛寒者禁服。
摘錄其他
摘錄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