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臺灣土豆蔻

    拼音注音Tái Wān Tǔ Dòu Kòu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姜科植物美山姜的果實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lpiniaformosanaK.Sebum.[Languasformosana(K.Sebum.)Sasaki]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季果實尚未成熟時采收,曬干或陰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溝邊林下陰濕處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臺灣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美山姜,多年生叢生草本,高1-2m,少數(shù)達3.5m。葉柄從近于無至長達1cm不等;葉舌長約1cm,先端鈍,背面有長柔毛;葉片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,長50-70cm,寬8-12cm,邊緣干膜質(zhì),除邊緣被毛外,兩面無毛。圓錐花序直立,長15-20cm,花序軸無毛或在近總花梗處疏被長柔毛,分枝長1-1.5cm,頂端常聚生2-3花;小苞片橢圓形,長約1.5cm,具短尖頭;小花梗長約3mm;花幕管長1.3-1.7cm,3齒裂,先端具緣毛;花冠管長約1cm,無毛,裂片長圓形,長約1.5cm,先端具緣毛;唇瓣闊卵形,長約3cm,平展,白色染黃,中央具紅色脈紋,先端短2裂,皺波狀,基部截平,無瓣柄;雄蕊長2cm,曲膝狀,無藥隔附屬體;側(cè)生退化雄蕊鉆狀,長約2mm;腺體長1.5mm;子房被白色絹毛?;ㄆ?-8月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性9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寒祛濕;行氣止痛。主脘腹冷痛;寒濕吐瀉;痛經(jīng);疝氣疼痛;睪丸腫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9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冰糖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白沙糖煎煉而成的冰塊狀結(jié)晶。歸經(jīng)入脾、肺二經(jīng)。性味味甘,性平,無毒。功能主治補中益氣,和胃潤肺。止咳嗽,化痰涎.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用法用量內(nèi)服:煎湯,3~5錢;含化或入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nɡ Tánɡ Cǎo別名土甘草、四時茶、米碎草來源玄參科野甘草屬植物野甘草Scoparia dulcis L.,以全草入藥。夏秋采收,洗凈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甘,涼。功能主治清熱利濕,疏風止癢。用于感冒發(fā)熱,肺熱咳嗽,腸炎,細菌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nɡ Cǎo來源藥材基源: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eynus secalinus (Gcorgi)Tzvel.[Triticum secalinum Georgi; Aneurolepidium das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īnɡ Cǎo Gēn出處《中國沙漠地區(qū)藥用植物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根。秋季采挖,洗凈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潤濕肥沃沙地、渠邊、田埂、丘間低地。分布東北、河北、甘肅、寧夏、青海、新疆、陜西、山西、內(nèi)蒙古等地。原形態(tài)賴草,又名:厚穗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冰草白穗拼音注音Bīnɡ Cǎo Bái Suì出處《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》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賴草的帶菌果穗。性味苦,微寒。功能主治清熱利濕。治淋病,帶下。復(fù)方①治淋?。罕莅姿胍粌?,水煎服。②治赤白帶下:冰草白穗五錢,敗醬草一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