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鯊魚翅

    拼音注音Shā Yú Chì別名

    鮫魚翅、鮫鯊翅、沙魚翅、金絲菜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鰭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ustelus manazo Bleeker

    采收和儲藏:加工鯊魚肉時,取其鰭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1.棲息于近海。以軟體動物、蝦、蟹及小魚為食。卵胎生,每產(chǎn)10余仔。

    2.棲近海暖溫水域。主要食甲殼動物。胎生,每胎產(chǎn)10余仔。

    3.棲息于近海沿岸區(qū)域,適溫為6-14℃,隨水溫季節(jié)變化而回游,主食小型魚類及無脊椎動物。卵胎生。每胎產(chǎn)10-13仔。

    資源分布:1.我國分布于黃海和東海等水域。

    2.我國分布于黃海、東海、南海。

    3.我國分布于黃海和東海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白斑星鯊,體細(xì)長,一般在1m以內(nèi)。頭寬,吻稍厚,前端鈍。眼橢圓形,瞬褐平橫外露,眼后有小型噴水孔。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/3處,有鼻瓣??诔嗜切危辔嵌?,有唇褶,上唇褶寬扁而長,下唇褶狹而短。齒細(xì)小而多,鋪石狀排列。鰓孔5個,前3個較寬,比眼徑較大。最后2個較狹,位于胸鰭上方。背鰭2個,第1背鰭約于體腔中部上方,上角圓鈍,后緣凹入,下角延長尖突。第2背鰭稍小,形狀相似。臀鰭小,起點約與第2背鰭基底中部相對。胸鰭中大,始于第5鰓孔下方,后緣斜直或微凹。腹鰭位于背鰭間隔前半部下方,內(nèi)角較尖。尾鰭狹長,上葉直而略窄下葉前部微突,中后部有一凹缺,后部三角形突出。背面和上側(cè)面灰褐色,沿側(cè)線及側(cè)線上方散布著許多不規(guī)則的白色斑點;鰭褐色,邊緣較淡,下側(cè)面和腹面銀白色。

    2.灰星鯊,體細(xì)而延長,體長1m左右。頭平扁,吻中等長,背視近三角形。眼橢圓形。鼻孔寬大,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狀突出,出水孔半露??陬H小,三角形,兩側(cè)斜行,前端圓鈍,下頜稍短,口閉時上頜牙全露,下頜牙只在縫合處露出。上唇褶粗大而短,下唇褶細(xì)而較長,齒細(xì)小而多,鋪石狀排列。噴水孔小,橫橢圓形,兩端尖,位于眼角下后方。鰓孔5個,狹小,最后2個位于胸鰭基底上方。背鰭2個,第1背鰭頗大,較后位,上角圓鈍,后緣凹入,下角延長尖突。第2背鰭稍小,上角鈍圓,后緣深凹,下角延長尖突。腹鰭比第2背鰭稍小,鰭腳平扁延長。胸鰭中等大。體背側(cè)面為褐色,腹面白色,各鰭紫褐色,后緣較淺淡,體無白色斑點。

    3.白斑角鯊,體較細(xì)長,體長1-1.5m。頭寬扁而長,吻長,前緣窄尖。眼橢圓形,無瞬膜,鼻孔中等大,幾平橫,口淺弧形,近于橫列,上唇褶寬扁,下唇褶較短。齒上下頜同型,下頜齒稍寬。噴水孔腎形,頗大,鰓孔5個頗小。背鰭2個,各具1硬棘。第1背鰭起點與胸鰭里角相對或稍后,第2背鰭小,距腹鰭較近。臀鰭消失。胸鰭頗寬大,鰭端伸達第1背鰭硬棘下方。腹鰭近方形,位于兩背鰭之間的后半部下方。尾鰭寬短,帚形,上葉發(fā)達,下葉后部無缺刻。體灰褐色,腹面白色,幼體背面及上側(cè)面具圓形或長形白斑2縱行,隨年齡增長而白斑減少,成體僅在上側(cè)留存幾個不顯明白斑。各鰭暗褐色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鰭含彈性素(elastoidin)及多種氨基酸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腎;肺;胃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味甘;性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益氣;補虛;開胃。主虛勞;胃虛;腹瀉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煮食,適量;或煅炭研末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石榴花拼音注音Bái Shí Liu Huā出處《四川中藥志》來源為石榴科植物白石榴或重瓣白石榴的花瓣。5~6月花盛開時,摘下曬干。生境分布產(chǎn)四川。原形態(tài)①白石榴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約6米。小枝圓形或有微棱,枝端呈刺狀,光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石脂拼音注音Bái Shí Zhī來源礦物硅酸鹽的白陶土(Kaolin),與赤石脂類同,惟色白或帶淡紅、淡黃色。成分在比例上稍與赤石脂相異。一般認(rèn)為以色白細(xì)膩粘舌無泥土、砂石等雜質(zhì)為佳。性味甘、酸,平。功能主治為澀腸止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石花別名石花、石衣、蝦蟆皮來源地衣類梅花衣科梅花衣屬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.,以葉狀體入藥。四季可采,洗凈曬干。性味甘、涼。功能主治涼血解毒。用于無名腫毒。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用菜油調(diào)勻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石英拼音注音Bái Shí Yīnɡ來源為一種塊狀的二氧化硅礦石。全年可采挖,揀選純白色的供用。性狀呈不規(guī)則的塊狀,多具棱角,大小不一。全體呈白色或乳白色,有的微帶黃色。表面不平坦而光滑,有脂肪樣光澤。質(zhì)極堅硬,體重,......
  • 《中國藥典》:白礬拼音注音Bái Fán別名明礬、礬石英文名ALUMEN來源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經(jīng)加工提煉制成。性狀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塊狀或粒狀。無色或淡黃白色,透明或半透明。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,具細(xì)密縱棱,有玻璃樣光澤。質(zhì)硬而脆。氣微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