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蘇鐵蕨

    拼音注音Sū Tiě Jué別名

    貫眾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烏毛蕨科植物蘇鐵蕨的根莖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Brainea insignis(Hook.)J.Smith[Boweringia insignis Hook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凈,曬干或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分布于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植株高約1.2m。根莖木質(zhì),粗短,直立;有圓柱狀主軸;密被紅棕色、長鉆形鱗片。葉簇生于主軸頂端;葉柄長6-20cm,棕禾稈色,基部密被鱗片,向上近光滑;葉片革質(zhì),長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,長60-100cm,寬10-30cm,先端短漸尖,基部略縮狹,兩面光滑,一回羽狀;羽片多數(shù),線狀披針形,互生或近對生,平展,中部的較長,長10-15cm,寬10-13mm,頂端長漸尖,基部為不對稱的心形,下側(cè)耳片較大,邊緣有細密鋸齒,常向下反卷,下部羽片逐漸縮短或略縮短,有時淺裂或呈波狀;葉脈羽狀,上面稍下凹,下面隆起,中脈兩側(cè)各有一行斜上的三角形網(wǎng)眼,網(wǎng)眼外的小脈分離,單一或分叉。孢子囊群幼時沿網(wǎng)脈生長,以后向外滿布葉脈;無囊群蓋。

    栽培

    生于海拔200-1800m的較干旱的荒坡或路邊。

    性狀

    1.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,有時稍彎曲,多縱切成兩半或橫切、斜切成厚片。根莖粗壯,直徑3-5cm,密被極短的葉柄殘基及須根和少量褐色鱗片,或葉柄殘基全被削除;質(zhì)堅硬。橫切面圓形,灰棕色至紅棕色,密布黑色小點;邊緣呈不規(guī)則圓齒形,外皮黑褐色;皮內(nèi)散布多數(shù)黃色點狀維管束,中柱維管束10余個,多呈“U”、“V”字形或短線形,排成一圓圈,形成花紋。葉柄基部橫切面近圓形,直徑5-8mm,密布小黑點,維管束6-10個,環(huán)列。氣微弱,味澀。

    2.顯微鑒別 葉柄基部橫切面:外側(cè)為數(shù)列厚壁細胞,棕色,類圓形或縱向延長?;窘M織散在眾多紅棕色石細胞群,分體中柱6-10個排列成環(huán),周韌型維管束。

    根莖橫切面:構(gòu)造與葉柄相似,分體中柱約12個,呈腎形、長圓形或“U”形,環(huán)狀排列,周韌型維管束。

    理化鑒別:參見“貫眾”條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含東北貫眾素(dryocrassin)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體外試驗:蘇鐵蕨有較強抗腺病毒(Ad3)活性。對豬蛔蟲有一定的殺傷作用。蘇鐵蕨3.54g/kg灌胃稍可縮短家兔凝血酶原時間。

    鑒別

    (1)薄層色譜 取本品粗粉3g,加水30ml,加熱提取30min,濾過,濾液加鹽酸酸化,用乙醚提取3次,合并濾液,濃縮至干,加氯仿2ml溶解,點于硅膠G薄層板上,以氯仿-丙酮-冰醋酸(80:20:2.5)展開,先噴以新配的0.5%牢固藍B鹽(fast blue B salt)溶液,再噴0.1mol/L氫氧化鈉溶液,綿馬酸類顯橙紅色斑點。

    (2)取本品橫切面片,滴加1%香草醛乙醇溶液及濃鹽酸,鏡檢,可見細胞間隙的內(nèi)生腺毛顯紅色。

    性味

    微澀;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解毒;活血止血;驅(qū)蟲。主感冒;燒傷;外傷出血;蛔蟲病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6-15g。外用:適量,搗敷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扁豆葉拼音注音Biǎn Dòu Yè出處《別錄》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葉?;瘜W(xué)成分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等。胡蘿卜素含量豐富,可在10毫克%以上。性味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“味辛甜,性平,有小毒。“功能主治治吐瀉轉(zhuǎn)筋,瘡毒,跌打創(chuàng)傷。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扁豆根拼音注音Biǎn Dòu Gēn出處《生草藥性備要》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根?;瘜W(xué)成分根含天門冬素酶。根瘤中含多種游離的氨基酸。功能主治治便血,痔漏,淋濁。①《滇南本草》:“治大腸下血,痔漏,冷淋。“②《生草藥性備要》: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扁豆花拼音注音Biǎn Dòu Huā來源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. 的花。7~8月間采摘未完全開發(fā)的花,迅速曬干或烘干,曬時要經(jīng)常翻動,至干足為止。鮮用時隨用隨采。性味甘,平。功能主治解暑化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扁豆藤拼音注音Biǎn Dòu Ténɡ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莖。功能主治①《滇南本草》:“治風(fēng)痰迷竅,癲狂亂語,同朱砂為末姜湯下?!阿凇毒V目》:“治霍亂,同蘆萚、人參、倉米等分煎服?!坝梅ㄓ昧績?nèi)服:煎湯,3~5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扁豆衣拼音注音Biǎn Dòu Yī別名扁豆皮(《本草便讀》)出處《安徽藥材》來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種皮。性狀干燥種皮呈不規(guī)則卷縮片狀,大小不一,厚不到1毫米,光滑,乳白色或淡黃白色,種阜半月形,類白色。質(zhì)堅,易碎。氣味皆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