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古籍
海團扇(《動物學大辭典》)。
《本草拾遺》
為柳珊瑚科動物柳珊瑚的石灰質骨胳。
著生于暖海的巖礁間。分布我國南部沿海。
全體呈樹狀,分枝頗多,常擴展而為一平面,不向四方分披。其間具無數小水螅體;各水媳體有觸手8。其骨胳為石灰質,黑色,質脆。高約10~12厘米左右。
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平,無毒。"
②《綱目》:"甜咸,平,無毒。"
①陶弘景:"療石淋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煮汁服,主婦人血結月閉,石淋。"
海團扇
出自1.《本草拾遺》。
2.陶弘景:石帆,狀如柏。
3.《本草拾遺》:石帆,高尺余,根如漆。上漸軟,作交羅紋,生海底。
4.《日華子本草》:石帆,紫色,梗大者如箸,見風漸硬,色如漆。
藥材基源:為軟柳珊瑚科動物網狀軟柳珊瑚的群體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ubergorgia reticulata(Ellis et Solander).
采收和儲藏:垂網采取,洗凈,晾干。
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活于暖海巖礁間,在水深5-20m的淺海區(qū)。
資源分布:我國從廣東西部沿海至雷州半島及海南海域均有分布。
網狀軟柳珊瑚,群體扁團扇狀,分枝頗多,常伸展為一平面,似扇網形,其間具無數小長螅體;各水螅體有8個觸手。全體棕紅色或金黃色,中軸淡黃色,皮層薄,皮層內能針淺黃和灰紅色。群體基部附著有一柄。
腎;脾經
味甘;咸;性平
活血;通淋。主主治閉經;石淋
內服:煎湯,10-15g。
1.陶弘景:療石淋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煮汁服,主婦人血結月閉,石淋。
CopyRight ©2019-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
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:魯ICP備19034508號-2
海團扇(《動物學大辭典》)。
出處《本草拾遺》
來源為柳珊瑚科動物柳珊瑚的石灰質骨胳。
生境分布著生于暖海的巖礁間。分布我國南部沿海。
原形態(tài)全體呈樹狀,分枝頗多,常擴展而為一平面,不向四方分披。其間具無數小水螅體;各水媳體有觸手8。其骨胳為石灰質,黑色,質脆。高約10~12厘米左右。
性味①《日華子本草》:"平,無毒。"
②《綱目》:"甜咸,平,無毒。"
功能主治①陶弘景:"療石淋。"
②《本草拾遺》:"煮汁服,主婦人血結月閉,石淋。"
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石帆拼音注音Shí Fān別名海團扇
英文名scallop出處出自1.《本草拾遺》。
2.陶弘景:石帆,狀如柏。
3.《本草拾遺》:石帆,高尺余,根如漆。上漸軟,作交羅紋,生海底。
4.《日華子本草》:石帆,紫色,梗大者如箸,見風漸硬,色如漆。
來源藥材基源:為軟柳珊瑚科動物網狀軟柳珊瑚的群體。
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ubergorgia reticulata(Ellis et Solander).
采收和儲藏:垂網采取,洗凈,晾干。
生境分布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活于暖海巖礁間,在水深5-20m的淺海區(qū)。
資源分布:我國從廣東西部沿海至雷州半島及海南海域均有分布。
原形態(tài)網狀軟柳珊瑚,群體扁團扇狀,分枝頗多,常伸展為一平面,似扇網形,其間具無數小長螅體;各水螅體有8個觸手。全體棕紅色或金黃色,中軸淡黃色,皮層薄,皮層內能針淺黃和灰紅色。群體基部附著有一柄。
歸經腎;脾經
性味味甘;咸;性平
功能主治活血;通淋。主主治閉經;石淋
用法用量內服:煎湯,10-15g。
各家論述1.陶弘景:療石淋。
2.《本草拾遺》:煮汁服,主婦人血結月閉,石淋。
摘錄《中華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