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水桐木

   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水桐木別名

    水同木、哈正榕

    來源

    桑科水桐木Ficus harlandii Benth.,以根皮、葉入藥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臺灣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補氣,潤肺,活血,滲濕利尿。治五癆七傷,跌打,小便不利,濕熱腹瀉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3~5錢。

    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《中華本草》:水桐木拼音注音Shuǐ Tónɡ Mù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桑科植物水桐木的根皮、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Ficus fistulosa Reinw.ex B1.[F.har-landii Benth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凈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濕潤雨林或山地、丘陵、溪邊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華南及福建、臺灣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喬木。嫩枝被少許硬毛,有乳汁。單葉互生,少有對生;葉柄長1.5-8cm,幼時略被毛;托葉卵狀披針形,長約1.7cm;葉片紙質,橢圓狀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,長7-32.5cm,寬4-19cm,先端急尖,基部圓形或闊楔形,全緣或稍呈淺波形,背面有小凸點;基出脈5條,側脈6-8對。隱頭花序(榕果)簇生于老干發(fā)出的瘤狀小枝上,近球形,直徑1-1.5cm,基部收縮成一短柄,基部苞片3,細??;總花梗長0.8-2.4cm;雄花、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(nèi);雄花無梗,著生于榕果內(nèi)壁近口處,花被片3枚,雄蕊1,花絲短;癭花具梗,無花被,花柱側生;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(nèi),雌花花被片4,狹管狀。瘦果近方斜形?;?、果期全年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利濕;活血止痛。主濕熱小便不利;腹瀉;跌打腫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5g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ù Jīnɡ別名五指疳、五指風、山紫荊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,梅哈忍(傣名)。出處《云南思茅中草藥選》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山牡荊的根或樹干心材。全年可采,削除外皮,取干心曬干。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或栽培。分布云南、廣東、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喬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ǎn Dɑn Gǎn別名娃娃拳、麻糖果、月亮皮、葛荊麻來源椴樹科扁擔桿屬植物扁擔桿Grewia biloba G. Don,以根或全株入藥。夏秋采挖,洗凈切片曬干。性味辛、甘,溫。功能主治健脾益氣,固精止帶,祛風除濕。用于小兒疳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ǎn Dɑn Hāo來源藥材基源:為十字花種植物垂果南芥和粉綠垂果南芥的果實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Arabis pendula L.2.Arabis pendula L.var.hypoglauca Franch.采收和儲藏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iǎn Dɑn Ténɡ別名扁藤、大蘆藤、鐵帶藤、過江扁龍、扁骨風、腰帶藤、羊帶風來源葡萄科崖爬藤屬植物扁擔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 (Hook. f.) Gagnep.,以全株入藥。全年可采,洗凈切片曬干。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扁果來源漆樹科扁果Rhus paniculata Wall.,以皮、果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皮:苦、澀,涼。果:酸、澀,涼。功能主治消炎,收斂,舒筋活血。主治扁桃腺炎,風濕性關節(jié)炎,消化不良,腹瀉。用法用量皮3~5錢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