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肉桂葉

    拼音注音Ròu Guì Yè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樟科植物肉桂的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1.Cinnamomum cassia Presl[Laurus cinnamomum Andr.;L.cassia C.G.et Th.Nees]2.Cinnamomum cassia Presl var.macrophyllum Chu

    采收和儲藏:秋季采制肉桂時采摘,陰干;也可隨用隨采,洗凈鮮用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常綠闊葉林中、但多為栽培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福建、臺灣、海南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(qū)均有栽培,其中尤以廣西栽培為多,大多為人工純林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1.肉桂,常綠喬木,高12-17m。樹皮灰褐色,芳香,幼枝略呈四棱形。葉互生,革質(zhì);長橢圓形至近披針形,長8-17cm,寬3.5-6cm,先端尖,基部鈍,全緣,上面綠色,有光澤,下面灰綠色,被細(xì)柔毛;具離基3出脈,于下面明顯隆起,細(xì)脈橫向平行;葉柄粗壯,長1-2cm。圓錐花序腋生或近頂生,長10-19cm,被短柔毛;花小,直徑約3cm;花梗長約5mm;花被管長約2mm,裂片6,黃綠色,橢圓形,長約3mm,內(nèi)外密生短柔毛;發(fā)育雄蕊9,3輪,花藥矩圓形,4室,瓣裂,外面2輪花絲上無腺體,花藥內(nèi)向,第3輪雄蕊外向,花絲基部有2腺體,最內(nèi)尚有1輪退化雄蕊,花藥心臟形;雌蕊稍短于雄蕊,子房橢圓形,1室,胚珠1,花柱細(xì),與子房幾等長,柱頭略呈盤狀。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,先端稍平截,暗紫色,長約12-13mm,外有宿存花被。種子長卵形,紫色?;ㄆ?-7月。果期至次年2-3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性狀鑒別 葉呈矩圓形至近披針形,長8-20cm,寬4-5.5cm,先端尖,基部鈍,全緣,上表面棕黃色或暗棕色,有光澤,中脈及側(cè)脈明顯凹下,下表面淡棕色或棕褐色,有疏柔毛,具離基三出脈且明顯隆起,細(xì)脈橫向平行。葉柄粗壯,長1-2cm,革質(zhì),易折斷。具特異香氣、味微辛、辣,葉柄味較濃。

    化學(xué)成分

    葉含揮發(fā)油0.37%,主要成分為桂皮醛(cinnamaldehyde)占50.04%,還有丁香烯(caryophellene),β-欖香烯(β-elemene),苯甲醛(benzaldehyde),菖蒲烯(calamenene),β-蓽澄茄烯(β-cadinene)等。

    藥理作用

    參見"肉桂"條。

    炮制

    揀凈雜質(zhì)。貯存干燥處,防霉變。

    性味

    辛;溫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溫中散寒;解表發(fā)汗。主外感風(fēng)寒;頭痛惡寒;咳嗽;胃寒胸悶;脘痛嘔吐;腹痛泄瀉;凍瘡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4.5-9g,鮮品10-30g。外用:適量,煎湯外洗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出處《綱目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種子。功能主治孫思邈:“治腸風(fēng)下血,百合子酒炒微赤,研末,湯服。“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百合子拼音注音Bǎi Hé Zǐ英文名seed of Gr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百合花拼音注音Bǎi Hé Huā出處《滇南本草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百合等的花蕾?;瘜W(xué)成分參見“百合“條。歸經(jīng)《滇南本草》:“入肺。“性味《滇南本草》:“性微寒平,味甘微苦?!白⒁狻兜崮媳静荨罚骸胺斡酗L(fēng)邪者忌用。“功能主治潤肺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百味參拼音注音Bǎi Wèi Shēn別名小棕皮來源百合科肺筋草屬植物百味參Aletris lanuginosa Bur. et Franch.,以全草入藥。秋季采收,洗凈曬干。性味辛、微苦,溫。功能主治補(bǔ)虛斂汗,止血。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Wèi Yè別名沙癩葉、三股筋來源樟科百味葉Neocinnamomum poilanei H. Liou,以葉、根皮、莖皮入藥。生境分布云南。性味甘、辛,溫。功能主治祛瘀活血,散寒止痛。主治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疼痛,跌打瘀血腫痛,骨折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ǎi Wěi Sǔn別名石竹根(《草木便方》),竹林梢、萬花梢(《分類草藥性》),黃牛尾巴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竹林霄(《四川中藥志》)。出處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來源為百合科植物萬壽竹之根莖及根。夏,秋間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(qū)林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