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午香草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午香草拼音注音Wǔ Xiānɡ Cǎo別名

    香附草

    出處

    《云南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菊科植物昆明香青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于高山疏林下草叢中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多年生草本,高30~50厘米,全體密被白色綿毛。單葉互生,帶狀披針形,先端長漸尖;基部抱莖,全緣.頭狀花序排列成小傘房花序,花全部管狀,總苞片數(shù)列,通常白色。瘦果小,長橢圓形,冠毛1列,刺毛狀。

    性味

    辛,溫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消炎止痛,健胃行氣。治扁桃體炎,急牲胃腸炎,膀胱炎,尿道炎,小兒疳積。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3~4錢。

    復方

    治小兒疳積:午香草一錢,紅糖適量。水煎服。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午香草拼音注音Wǔ Xiānɡ Cǎo別名

    香附草、野辣煙、五香草

    英文名Herb of Stickyhair Pearleverlasting出處

    出自《云南中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粘毛香青的全草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naphalis bulleyana (J. F. Jaffr.) Chang [Pluchea bulleayana J. F. Jeffr.]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凈,切碎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高山陰濕草坡地及低山草地。

    資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粘毛香青 一或二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全株被蛛絲狀白色綿毛及銹褐色粘質(zhì)帶柄而多節(jié)的腺毛。根垂直,粗壯。莖直立,有溝,通常有分枝。蓮座狀葉倒卵圓形,長達9cm,寬達4.5cm,下部漸狹成翅狀短柄和上產(chǎn)葉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,長3.5-10cm,寬1-2.5cm,沿莖下延成楔形寬翅,先端尖,邊緣平,兩面有腺毛,脈上被長綿毛;最上部葉狹小,線狀披針形。頭狀花序多數(shù),在莖端及枝端密集成復傘房狀;花序梗棖達6mm;總苞倒卵圓狀,長5-6mm,寬4-7mm;總,苞片4-5層,直立,淺褐色,透明,外層卵狀長圓形,先端鈍,被蛛絲狀毛,內(nèi)層長匙形,長5-6mm,最內(nèi)層寬線形,有長達全長2/3的爪部;花托蜂宣傳員狀;頭狀花序外圍有多層或少層雌花,喘有4-5個或達30-個雄蕊。瘦果長0.6-0.7mm,長圓表,有微腺體?;ㄆ?-9月,果期9-10月。

    性狀

    懷狀鑒別 全株棕黃色,長可達100cm,被白色綿毛,上端多分枝。莖圓柱形,縱皺紋明顯,直徑2-8mm。質(zhì)脆,斷面黃綠色,中心有白瓤。葉互生,全緣,倒卵形或倒披針形,基部楔形,下延成翅?;ò咨?,頭狀花序。氣清香,味苦涼。

    顯微鑒別 粉末特征 :薄壁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。油細胞類圓形。導管網(wǎng)紋和孔紋,直徑7-30μm。纖維梭狀。氣孔平軸式。腺毛多數(shù)。

    性味

    味辛;微苦;性涼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清熱利濕;止咳。主風熱感冒;扁桃體炎;氣管炎;急性胃腸炎;尿路感染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煎湯,9-12g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 Pí別名扁豆殼來源即白扁豆的種皮性味甘,微溫。功能主治性味功能,主治用法和白扁豆基本相同,能健脾利水,但無壅滯之弊。摘錄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......
  • 別名托柄菇、平緣托柄菇、蘑菇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白托柄菇Amanitopsis volvata Sacc.,以子實體入藥。生境分布夏秋兩季生于林內(nèi)地上。分布于河北、陜西、江蘇、安徽。性味苦,溫。功能主治追風,散寒,舒筋,活絡(luò)。備注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白接骨拼音注音Bái Jiē Gǔ別名接骨草、玉接骨、接骨丹、金不換、橡皮草、白龍骨、六厘草、猢猻節(jié)根、血見愁[浙江]來源爵床科白接骨屬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chinensis (S. Moore) E. 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Jì Tún別名白旗、白鰭、白鰭豚、白江豬英文名suckling pig出處始載于《中國藥用動物志》。來源藥材基源: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采收和儲藏:白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木拼音注音Bái Mù別名野黃皮、雞卵黃(《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》),小柑、小郎傘、搽散、野辣椒(《廣西藥植名錄》)。出處《陸川本草》來源為蕓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根皮。生境分布生于曠野,叢林。分布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小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