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青魚枕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青魚枕拼音注音Qīnɡ Yú Zhěn出處

    《食療本草》

    來源

    為鯉科動物青魚頭中的枕骨。

    功能主治

    ①《食療本草》:"療卒心痛,平水氣,以水研服之。"

    ②《日華子本草》:"用醋磨,治水氣,血氣心痛。"

    ⑧《開寶本草》:"蒸取干,代琥珀用之,摩服主心腹痛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青魚枕拼音注音Qīnɡ Yú Zhěn英文名occipital bone of Black carp出處

    出自《食療本草》。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鯉科動物青魚頭中的枕骨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Mylopharyngodon piceus(Richardson)

    采收和儲藏:捕得后,取出頭中的枕骨(魚腦石),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屬中下層淡水魚類,棲息于江河港道,沿江湖泊及附屬水體中,主要以軟體動物為食,也食蝦和昆蟲幼體。

    資源分布: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,上至金沙江,下至河口及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(qū),華北比較稀少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青魚,前部略呈圓筒形,向后漸側(cè)扁,腹部圓,無腹棱。頭頂部寬平。吻鈍尖,口端位,呈弧形,下頜稍短。下咽齒1行,呈臼齒狀,齒面光涌。圓鱗,側(cè)線完整,側(cè)線鱗39-46。背鰭3,7-8,無硬刺,起點與腹鰭相對。臀鰭3,8-9,無硬刺。胸鰭下側(cè)位,不達腹鰭。腹鰭起點在背鰭第2分支鰭條下方,末端不達肛門。尾鰭深叉,上、下葉約等長。體背及體側(cè)上半部青黑色,腹部灰白,各鰭均呈黑灰色。

    炮制

    青魚頭中枕,取之蒸令氣通,曝干,狀如琥珀。

    歸經(jīng)

    心;腎經(jīng)

    性味

    咸;平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散瘀止痛;利水。主心腹疼痛;水氣浮腫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(nèi)服:適量,水研磨。

    各家論述

    1.《食療本草》:療卒心痛,平水氣,以水研服之。

    2.《日華子本草》:用醋磨,治水氣,血氣心痛。

    3.《開寶本草》:蒸取干,代琥珀用之,摩服主心腹痛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白背葉根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 Gēn別名白膜根、白樸根(《嶺南草藥志》),野桐根(《閩南民間草藥》)。出處《嶺南草藥志》來源為大戟種植物白楸的根。原形態(tài)植物形態(tài)詳“白背葉“條?;瘜W(xué)成分含酚類、氨基酸、鞣質(zhì)、糖類。性味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è別名三條筋、三根筋、香葉、糯葉(《貴州草藥》),湄潭臺烏(《貴州藥植目錄》)。出處《貴州草藥》來源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葉。全年可采。生境分布生于山間灌木林中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貴州、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喬木或灌木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Bèi Xiǎo Bào Chūn來源藥材基源:為報春花科植物白背小報春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Primula hypoleuca Hand.-Mazz.[P.forbesii Franch.subsp.hypoleuc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Bái Bèi Yánɡ出處《廣西植物名錄》來源為楊柳科植物銀白楊的葉。春、夏季采收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。分布東北、華北、西北以及廣西等地。原形態(tài)喬木,高10~35米。幼枝密生白色絨毛;冬芽圓錐形,有白色絨毛,或僅邊緣有細柔毛。單葉互......
  • 別名駁骨丹、獨葉埔姜、白魚號、白花洋泡來源馬錢科醉魚草屬植物狹葉醉魚草Buddleja asiatica Lour.的全株。全年可采,鮮用或曬干。性味辛、苦,溫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祛風(fēng)利濕,行氣活血。用于婦女產(chǎn)后頭風(fēng)痛、胃寒作痛,風(fēng)濕關(guān)節(jié)痛,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