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(yī)古籍
  • 漆樹根

    《中藥大辭典》:漆樹根拼音注音Qī Shù Gēn出處

    《閩南民間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為漆樹科植物漆樹

    性味

    ①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"辛,溫。"

    ②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:"有毒。"

    功能主治

    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"治打傷久積(胸部傷適宜):漆樹鮮根半兩至一兩(干的減半),洗凈切片,雞一只(去頭腳、內臟、尾椎),和水酒各半,適量燉服。"

    摘錄《中藥大辭典》《中華本草》:漆樹根拼音注音Qī Shù Gēn英文名Root of True Lacquertree出處

    出自《閩南民間草藥》

    來源

    藥材基源:為漆樹科植物漆樹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(Stokes)F.A.Barkl.的根。

 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 (Stokes)F.A.Barkl.[Rhus verniciflua Stokes]

    采收和儲藏:全年均可采,挖出根后,洗凈,切片,鮮用或曬干。

    生境分布

    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:生于海拔800-2 800(-3800)m的向陽山坡林內,亦有栽培。

    資源分布:全國除黑龍江、吉林、內蒙古、新疆以外,各地均有分布。

    原形態(tài)

    漆樹 落葉喬木,高達20m。樹皮灰白色,粗糙,呈不規(guī)則縱裂,小枝粗壯,被棕色柔毛;冬芽生枝頂,大而顯著,被棕黃色絨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葉螺旋狀,互生,長22-75cm;葉柄長7-14cm,被微柔毛,近基部膨大,半圓形,上面平;小葉4-6對,小葉柄長4-7mm,卵形、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,長6-13cm,寬3-6cm,先端漸尖或急尖,基部偏斜,圓形或闊楔形,全緣,上面無毛或中脈被微毛,下面初有細毛,老時沿脈密被淡褐色柔毛;例脈10-15對,兩面略凸,膜質至薄紙質。圓錐花序長15-30cm,被灰黃色微柔毛;花雜性或雌雄異株,花黃綠色;雄花花萼5,卵形,長約0.8mm;花瓣5,長圓形,開花外卷;雄蕊5,長約2.5mm,著生于花盤邊緣,花絲線形,花藥長圓形;雌花較雄蕊小,子房球形,1室,徑約1.5mm,花柱3。果序稍下垂,核果腎形或橢圓形,不偏斜,略壓扁,長5-6mm,寬7-8mm,外果皮黃色,無毛,具光澤,成熟后不裂,中果皮錯質,具樹脂條紋,果核棕色,與果同形,長約3mm,寬約5mm,堅硬?;ㄆ?-6月,果期7-10月。

    歸經

    肝經

    性味

    辛;溫;有毒

    功能主治

    活血散瘀;通經止痛。主跌打瘀腫疼痛;經閉腹痛

    用法用量

    內服:煎湯,6-15g。外用:鮮品適量,搗爛敷。

    復方

    《閩南民間草藥》:治打傷久積(胸部傷適宜):漆樹鮮根半兩至一兩(干的減半),洗凈切片,雞一只(去頭腳、內臟、尾椎),和水酒各半,適量燉服。

    摘錄《中華本草》
更多中藥材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脆骨風別名碎骨風、吊鐘花、雞白柴、茶條樹、羊脆骨、青皮木來源鐵青樹科脆骨風Schoepfia jasminodora Sieb. et Zucc.,以全株入藥。生境分布長江以南各地。性味甘、淡、微澀,平。功能主治散瘀,消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òu Lěnɡ Shān別名臭松來源藥材基源:為松科植物臭冷杉的葉、樹皮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Abies nehrolepis (Trautv.)Maxim.[A.sibirica Ledeb.bar.nephrolepis T......
  • 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:臭威靈別名大葉兔耳風、威靈仙[云南]來源菊科風毛菊屬植物棉毛風毛菊Saussurea lanuginosa Vant.,以根入藥。夏秋采集,洗凈切碎曬干。性味甘、辛,溫。功能主治潤肺止咳,解毒止痛。用于肺結核,支氣管炎,......
  • 拼音注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來源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。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:Synurus deltoides (Ait.) Nadai [Ono-pordum deltoides Ait;Synurus pu......
  • 《中藥大辭典》:臭山羊拼音注音Chòu Shān Yánɡ別名臭常山(《中國植物圖鑒》),臭苗(《中國藥植志》),大山羊、騷牯羊、地梔子、梔子黃(《貴州民間方藥集》),和常山(《中藥志》),大騷羊(《貴陽民間藥草》),白胡椒、大素藥(《貴州......